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2008.10.14
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乐黛云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均衡发展的多元文化的世界,我们就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自觉,同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更加了解,对于他种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描述,也要更加了解。这对于在全球化时代欣赏其他文化,与之共存并交互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其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互相对话沟通,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 人类历史上空...
查看更多
绵竹年画震后该如何保护
2008.09.03
专题报道
绵竹年画震后该如何保护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严重破坏了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震后的“非遗”保护工作需要专业指导。日前,中山大学派出震后专业“非遗”服务队,前往四川开展田野调查并提出初步应对策略。服务队以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为主,同时联合了来自辽宁、山东、上海等地的志愿者,首支服务小分队首先考察了绵竹,该分队的主要目标是对绵竹木版年画等项目进行实地调查,以提出震后问题解决方案为重点,同时兼顾项目的现...
查看更多
民族医药保护、发展30年
2008.09.02
专题报道
民族医药保护、发展30年 30年,民族医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其中不少被列入“非遗”名录 1979年在青海卫生厅主管民族医药的诸国本,开始有机会接触当地众多的藏医药和蒙古医药;1986年调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后,分管的还是民族医药;1997年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以后,更是致力于民族医药的整理和发掘。 对于民族医药30年来的风雨征程,诸国本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对民族医药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民族医药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它不是中医药...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
2008.08.26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纲...
查看更多
传承民间技艺 为奥运添光彩
2008.08.11
其他新闻
传承民间技艺 为奥运添光彩――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风采 2008年8月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隆重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以人为载体,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因此被誉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重要文化活动,本次展览突出了“活态传承”的核心理念,通过传承人...
查看更多
唐卡收藏:兴盛之中有隐忧
2008.08.04
专题报道
唐卡收藏:兴盛之中有隐忧 近年来,随着唐卡被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藏学热的日渐升温,唐卡正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的关注,唐卡绘画这门藏族传统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目前唐卡市场出现了以新充旧、颜料作假、粗制滥造等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只有尽快加以规范,才能让唐卡艺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2007年7月11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唐卡画展上,炉霍唐卡画师、17世纪藏画大师朗卡杰第六代弟子格勒登真在介绍其作品《释迦牟尼佛...
查看更多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2008.07.28
其他新闻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非遗”保护工作进展及实物征集情况 吉林省地处东北边疆,境内有4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满、蒙古、锡伯等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0%以上。按照国务院和文化部文件要求,从2006年至2008年,吉林省利用3年时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推广吉林省国家级试点项目满族说部的普查试点经验。吉林省普查进展情况如下: (一)满族说部的普查工作为全省积累了经验 满族说...
查看更多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2008.07.25
专题报道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姜洪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与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交流伊玛堪说唱艺术 当赫哲族男子外出捕鱼狩猎回到宿营地之后,人们会燃起篝火,围在一旁听老艺人说唱一段古老的传说;留在家里的赫哲族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在茶余饭后也愿意听唱一则有趣的故事来消磨时间;当家中有贵客光临、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时,一首风俗礼仪歌曲既可追思也可抒情;传授技能、分辨善恶、倾诉爱情、透射生活……一曲曲古老的传唱回荡在三江平原上。 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族人民...
查看更多
苗族的芦笙舞
2008.07.09
专题报道
苗族的芦笙舞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在各苗族地区尤其普及。其中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
查看更多
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
2008.06.29
论坛
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秀花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在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艺术瑰宝,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人民所青睐。 一、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也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虽然,羌族民间舞蹈...
查看更多
1
98
99
100
101
102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