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清赏”与“雅玩”-昆曲的文人环境与地域色彩
2009.11.09
论坛
“清赏”与“雅玩”-昆曲的文人环境与地域色彩王 宁 昆曲曾经与吴越一带文人文化在时段和地域两个方面均具有趋同的特性:从时段角度分析,昆曲兴盛于明清时期,而吴越间的文人文化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从地域角度看,昆曲的大本营即在吴越一带,与文人簇居的地域也恰恰相合。仅此一点,我们已不难看出昆曲与文人文化的密切联系。尤其是文人对于昆曲的“清赏”与“雅玩”的态度,更对昆曲的盛衰运势、昆曲的艺术形态以及昆曲的审美风格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影响到昆曲的历...
查看更多
天津市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11.04
其他新闻
天津市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盛锡福的毡礼帽制作技艺、“耳朵眼”炸糕的制作技艺、大福来的锅巴菜制作技艺以及宝坻皮影戏、和平区竞技麻将等,都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获悉,天津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确定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0项。 昨天,本市发出通知,要求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明确保护责任,落实保护措施,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2项(东丽区排地歌...
查看更多
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2009.10.19
论坛
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陈华文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的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收获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但当我们蓦然回首,却发现今日的社会已经不再建立在传统文化坚实的基础之上。在2001年联合国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和全国人民有关...
查看更多
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实际应用
2009.10.16
论坛
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实际应用乌丙安 从人类文化空间的布局考察,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在这个庞大的地球村中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巨型混合文化圈;它至少是由56个民族或更多一些群体的独立文化圈交织组成。其中,最具有强势的汉族文化圈还包括十几个到几十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或文化地带,形成一些有差别的小范围的文化圈层,传播并传承着具有几千年历史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这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空间是世界上最为绚丽多彩的人类...
查看更多
世界"非遗名录"新增中国端午节 春节为何未入选?
2009.10.16
其他新闻
中国的端午节、书法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7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土家族村民自发组织龙舟赛, 庆祝大端午,8只船队在雨中进行激烈比赛,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观看。(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文松辉...
查看更多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009.10.15
论坛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2009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学者系列访谈访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张士闪教授张士闪 张士闪,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山东省民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10项,出版学术著作《艺术民俗学》、《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等9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查看更多
我国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10.14
资讯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我国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10.14
其他新闻
我国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9.10.13
论坛
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杨民康 廖明君 杨民康:白族,哲学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对中国民歌及民间歌舞音乐、中国傣族和南亚语系民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传统音乐、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仪式(基督教、道教、南传佛教、民间信仰)音乐有较深入研究。著有《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等8部著作及80余篇学术论文。 廖...
查看更多
蒙医药:从马背行医到特色医疗
2009.10.13
专题报道
蒙医药:从马背行医到特色医疗田雅婷 7月1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蒙医研究所“五疗科”特色诊室内,48岁的巴布先生正在进行铜罐治疗。他患有腰肩劳损,这已经是第四次在这里进行治疗。他说:“每次治疗1个小时,治疗一次才10块钱,而且效果特别好。”这是记者日前跟随“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所见到的。 多年以前,草原上大多数农牧区的群众都是由马背医生来看病的。从早期的马背医生发展到现今的特色医疗,蒙医药历经波折。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蒙医蒙药内蒙古...
查看更多
1
91
92
93
94
95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