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歙砚金石声,藏家多雅士
2009.08.17
论坛
歙砚金石声,藏家多雅士 眉纹《归航砚》 顶级歙砚广东首展,记者专访歙砚收藏家谈赏玩: 8月11日,继岭南最大国画落户从化普通社区之后,一批国内罕见的顶级歙砚也在明月溪社区展出。该批歙砚石材之珍贵,做工之高超,价格之昂贵,令普通市民咂舌。记者了解到,本次与普通市民见面的歙砚市场总价超过3000万元,其中一方名叫“兰亭序”的歙砚堪称国宝,价过500万元。 展出期间,记者亲临现场,品鉴歙砚,并就歙砚与端砚的区别,如何收藏鉴赏、如何把玩等细节,对该批歙...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2009.07.30
论坛
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乌丙安 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惨重的扫荡和破坏。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中国从各民族民间各界到各级政府,上上下下终于形成了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其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公布的中国4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央政府在今年6月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18项,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但是,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和已经取得的上述成就相对应...
查看更多
国务院发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
2009.07.26
其他新闻
国务院发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 中新网7月23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发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以下为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
查看更多
刘锡诚 转变理念正当时
2009.06.23
论坛
转变理念正当时 ――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 刘锡诚 [摘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上下下都面临着转变理念的问题。过往我们固守的文化理念过于狭窄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的许多项目,过去都不在文化工作的视野之内。地方上出现的重申报、轻保护、形象工程、开发性保护等弊端,盖源自偏狭的文化理念。重表演艺术、轻民间知识等倾向依然存在。传统的手工技艺已得到初步重视,但...
查看更多
乌丙安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
2009.06.23
论坛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乌丙安丙安小屋 2009-05-25 21:41:12 人世间的任何关系:结合好了是良缘,结合不好是冤家,留下的尽是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当下,中国民俗学漫不经心地进入了21世纪8年多了,近些年又在不经意间和一个素不相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邂逅相遇,于是,一门传统人文学科和一桩新型文化工程由于文化的近亲关系而结缘,很快就一见如故、两厢情愿,结成了密切的亲缘。 有目共睹,经过将近6年的发展...
查看更多
爱之深而虑之远
2009.06.12
论坛
爱之深而虑之远 ——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 资华筠是著名舞蹈艺术家、理论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就提交了“关注文化生态保护”的全国政协提案。2000年她在人类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植被”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她的“关于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急需增设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局建制”以及...
查看更多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2009.05.25
论坛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 柯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内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
查看更多
文化部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09.05.20
其他新闻
文化部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正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上,文化部要求各省(区、市)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并纳入工作日程,进一步理清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思路,完善保护规划的制定和保护工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和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调动民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的积极性,以全面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入开展。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整...
查看更多
神池踢鼓子秧歌
2009.05.20
专题报道
神池踢鼓子秧歌 流传于晋西北神池县境内的踢鼓子秧歌也叫土摊子秧歌,她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的、小型的农村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所喜闻乐见,有较强的生命力。 其来历目前有四种说法。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阮氏兄弟觉察到当时朝廷腐败,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利用完,英雄们就会无事可做,无饭可吃,前途依然暗淡,于是拒不受诏。由此朝廷内部和地方政府便对阮氏兄弟心存余悸,恐其日后东山再起,决定将阮家抓拿并满门抄斩,以除...
查看更多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
2009.05.11
论坛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杜亚雄 生活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和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是同宗、同根、同源的兄弟民族。根据历史记载,裕固族和维吾尔族都溯源于公元7世纪居住在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由此上溯还可 以追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和秦汉时期游牧在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 公元840年,回鹘因受黠戛斯的侵袭,加之大雪成灾,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分三支从蒙古高原向西、南两个方向迁徙。西迁的回鹘人一支...
查看更多
1
93
94
95
96
97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