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别断了“香火”才讲传承    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高尔基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向观众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手里的这门绝技能否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这些大师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近两年来,辽宁省先后有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阖然长逝。其中,“辽南皮影”传人张永夫仙逝后,收藏多年的3000...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展示精湛技艺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技艺,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其种类之繁多、技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各国所仅有。我国传统技艺以手工生产方式为主,涉及生产、生活实践的许多领域,如冶炼、铸造、纺织、印染、编扎、刺绣、造纸、印刷、酿造、烹饪、炮制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邹声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8日下午来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由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这次展览,分为“剪纸画绘”、“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制茶酿造”、“织染纫绣”、“中医中药”等部分,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传统技...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与“活鱼”刘苏    《徐州日报》近日报道,摆旱船、云排舞、落子舞……自元旦以来,这些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直在我市睢宁县城市广场、企业厂矿和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睢宁的这种做法不仅创新了文化下乡的方式,也为“非遗”保护探索到一条更为科学的保护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拍录看作是保护。事实上,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鱼”,保护方式应以“养”为主,而不...
查看更多
论坛
陆丰皮影难寻唱演俱佳艺人    今年正月十五,陆丰皮影剧团在停顿18年后再次公演,观众如潮。据悉,陆丰皮影戏正以“中国皮影”的一员,参加今年“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现在的陆丰皮影大多是动物戏,这是惟妙惟肖的《鸡斗》。 幕后操纵的是陆丰皮影剧团的一群年轻人,很多孩子也来学习皮影。陆丰皮影戏的行当分成公、婆、旦、花、丑五类,主要用三根竹竿操纵。陆丰皮影用牛皮制成,至少可以用50年,但每次表演后会有局部损坏,演出后要修补一下。陆丰皮影现存唯一...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七)   山东泰安剪纸     山东泰安民间剪纸艺术属于当地民俗类剪纸,题材涵盖人物、民间故事、花草、虫鱼等民间喜闻乐见的事物。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特别是结婚时,泰安人剪字、小鸟、花灯、鸳鸯、花草树木等贴在墙上或窗户上,以示吉利。泰安剪纸艺术造型雅拙,粗旷而不呆板,夸张变型而不失真,线条刚劲挺拔。有较重的金石味...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濒危”?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技艺大展现场,记者探寻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原因――     海南黎族织锦、河北衡水内画、山东高密扑灰年画、云南贝叶经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被称作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传承人则被称为漫漫岁月长河中的“提灯人”,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手中传承发扬……然而,眼下有些传统绝技却处于濒危状态,令人担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记忆还是技艺 鲁锦的锦绣前程在哪里?鲁锦织工能用22种基本色线变幻出1990多种图案,单是从植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就要经过72道工序。图为织工制造鲁锦的场景。传统鲁锦如何形成规模化的经营是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图为“精一坊”的一个鲁锦生产基地。     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而“如何保护”的话题也越来越向纵深发展。牛年伊始,学术界便提出“生产性方式的保护”概念,在传统手工艺领域内,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其意义,然而,在市场化条件下,传统手工艺究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九)   包头窗花      窗花是内蒙古包头地区剪纸的主要形式。这里的剪纸题材和花样以传承下来的作品为主,传统的图案多多通过熏样完成并流传,因此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当地的剪纸作品样式,而且保存了艺术的独特性和当地文化的原生态状貌。每逢春节过年都有贴窗花和把剪纸用的彩纸衬出来当作年画在墙上的习俗,每到这时,家家户户都会拿出从前留下...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一)   成都糖画     成都糖画,俗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流行于四川成都地区的一种兼具雕塑性和绘画性的民间艺术。成都糖画历史悠久,以熔糖为原料的糖画既由《本草纲目》所谓“飨食”演变而来。它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以块面、线条为其造型特点的糖画艺术,可谓“观之若画,食之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