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召开  “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于11月21日在徐州工程学院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世华,徐州市领导戚锡生、段雄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理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模式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中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论坛
 我对“非遗”产业化问题的思考刘锡诚     “非遗”保护问题,成为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的焦点之一。“生产性保护方式”口号提出未久,“产业化”的口号纷纷登陆媒体。到11月初,在互联网上搜索,竟达3800条之多。作为“生产性保护”的延伸,“产业化保护”的提出,同样备受争论。    (一)围绕“产业化”保护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保护”不是一回事;“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不是一回事    2009年2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菁英会共同主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新浪 彭琳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菁英会共同主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周和平:尊敬的施荣忻主席,龙永图秘书长,各位嘉宾,香港的青年朋友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是否准确?    时下,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新名词、新术语层出不穷。这对于解放思想,开拓眼界,激活思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究竟如何准确理解、抓住本质、指导实践,似乎尚注意不够。误读现象时有所见,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大发展大繁荣。试举两例以证之。  一是“文化创意”。我曾专门请教过多年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曹意强教授,他极负责任地告诉我,英国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是有鉴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伴随着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两岸首度合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台中揭幕    鼓声咚咚,舞狮跳跃,泉州提线木偶与台湾霹雳布袋戏同台献艺、各有千秋……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2009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12日下午于台中创意文化园区揭幕。来自大陆、台湾的共800多件珍贵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展分为大陆、台湾两部分。大陆部分由此前在台北举办的“中华非物质文化大展”移师而来,展期从12日至20日,展出230多件大陆非遗代表作,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查看更多
论坛
2009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及其维护与再造  和晓蓉,和继全,顾霞 《思想战线》 2009-1 河北省邯郸东填池村赛戏研究 齐易、王志丽 《中国音乐学》2009-1 对音乐遗产“原生态保护”的思考 余冰 《中国音乐学》2009-1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 李昕 《广西民族研究》2009-1...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组赴江苏检查指导非遗保护工作    督导组听取江苏省文化厅工作汇报   为了考察了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12月15日至20日,以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若风为组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组一行6人赴江苏,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国家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工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督查指导。  在江苏期间,督查组先后察看了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非遗保护工作和普查成果展示,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开花还需土壤沃   年终岁末,记者来到运河之乡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观看了一场运河花鼓戏,欢快、幽默、风趣、奔放的表演,融合了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婉约细腻,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环顾整个戏场,观看者多是白发老人,年青人寥寥无几。戏迷张春生老先生感叹:“我是看着花鼓戏长大的,我们老了,花鼓戏也老了,当年‘万人空巷"的盛景难以再现!”   在鲁南,柳琴、梆子、茂腔、快书、吹鼓乐、灯戏……这些“非遗”几乎都遭遇到同运河花鼓同样的命运。“非遗”到底“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开花还需土壤沃       年终岁末,记者来到运河之乡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观看了一场运河花鼓戏,欢快、幽默、风趣、奔放的表演,融合了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婉约细腻,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环顾整个戏场,观看者多是白发老人,年青人寥寥无几。戏迷张春生老先生感叹:“我是看着花鼓戏长大的,我们老了,花鼓戏也老了,当年‘万人空巷 "的盛景难以再现!”     在鲁南,柳琴、梆子、茂腔、快书、吹鼓乐、灯戏……这些“非遗”几乎都遭遇到同运河花鼓同样的命运。“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徽风皖韵        ――安徽非遗项目将亮相上海世博     花鼓灯黄梅戏尽显徽风皖韵   根据世博会的统一安排,今年6月23日-6月27日被确定为“安徽周”,届时徽文化将把徽风皖韵唱响世界。安徽周上将突出“弘扬徽文化,建设新家园”的主题,突出展现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彩的民间艺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了让“安徽味道”能浓,省文化部门精心准备了适合世博会广场的文化演出,在题为《盛世徽韵之徽萃流彩》的演出中,将以安徽享有盛名的花鼓...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