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河南部分“非遗”门类濒临灭绝     1月22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出炉”。该报告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分布较为均衡,尤其是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的一些农业区域,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各个门类都呈现出濒临灭绝或变迁演化的趋势。  民间文学方面,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普及等多种因素的冲击,河南大部分依靠口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酒曲”后继无人兰州“划拳”能申遗吗?     “一个嘛就尕老汉哟哟,  七呀十七来嘛哟哟,  我们再加上个四岁者叶子儿青呀。  八呀十一来嘛哟哟。  八仙的个桌子上哟哟,  吃一杯子酒来嘛哟哟,  怎么样子吃者叶子儿青呀,  酒不醉来嘛哟哟。”  这是酒曲《尕老汉》中的经典唱段,倘若在酒桌上听到这样的歌声,想必喝酒之人又会多了一层享受……兰州是一座多民族交融居住的城市,有悠久的饮酒习惯和历史,兰州人爱喝酒、能喝酒,无论是婚丧嫁娶、乔迁升职等等,都喜欢喝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年轻人无兴趣老艺人纷离世冀南皮影难觅传人     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冀南皮影”,近年来,表演越发稀少,皮影制作更是不为人所知,现如今,能动手制作皮影的人少之又少。在肥乡县天台山镇韩堡村,就有这么一位从事皮影制作的老艺人,他叫王瑞,今年81岁了。虽身怀绝技,但老艺人心里却装着担忧和无奈,“传人难觅”。  12岁开始学习皮影手艺  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当地将皮影称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昔日“地球墨” 今日周美洪                         ――徽墨与世博会百年后再续前缘    上海世博会上,将推出“安徽周”。届时,除了精心筹备的演出外,安徽还将根据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推出包括徽墨制作、歙砚制作、宣笔制作、徽州三雕、万安罗盘、撕纸艺术、望江挑花、洪滨丝画、民间剪纸、界首彩陶、宣纸技艺、芜湖铁画、合肥烙铁画、巢湖加工纸技艺、蚌埠微雕、茶艺表演等在内的十多项徽派“非遗”现场献艺,地域由南而北,体现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北京民间艺术家访日圆满成功  葫芦雕刻艺术家王晓琦向日本友人介绍葫芦雕刻艺术     为庆祝北京、东京缔结友好城市三十周年,应日本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邀请,2009年12月15日至20日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家表演团赴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2009年12月17日中国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日本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在东京都厅(政府大楼)共同举办了“北京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与表演”活动。    此次活动...
查看更多
论坛
民俗艺术怎样做大“蛋糕”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彩缤纷的民俗艺术越来越受关注。那么,如何让这些传统民俗艺术登上大雅之堂?民俗艺术在春节市场的潜力怎样才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正在"忙年"的民俗艺术家。节前民俗艺术走俏    虽说离春节还有一段日子,但民间剪纸、布老虎、中国结、桃木手工艺品等民俗礼品却越销越俏。民俗礼品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后继乏人云南“非遗”传承人在寂寞中前行     传承人被称为“活着的宝贝”。近年来,如何保护文化生态资源,保护日渐稀少的传承人,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我省的民族种类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富集程度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首,多年来的“非遗”保护一直走全国前列。然而,同样面临着众多的传承项目无法传承,正在走向消亡的境地。    后继乏人    在昆明市东郊的小窑村,村民张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瓦猫,取土、制作、煅烧。代...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刘锡诚    “非遗”保护问题,成为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的焦点之一。“生产性保护方式”口号提出未久,“产业化”的口号又纷纷登陆媒体。到11月初,在互联网上搜索,竟达3800条之多。作为“生产性保护”的延伸,“产业化保护”的提出,同样备受争论。  (一)围绕“产业化”保护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保护”不是一回事;“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不是一回事  2009年2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召...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0年2月4日上午,文化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0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的文化活动安排。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李宏,中国艺术研究院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北京市文化局巡视员阮兰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文化部办公厅副巡视员陈向红主持。 陈向红说,春节、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女书文化开发的前景       湖南江永女书自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系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女书作为一种生活语言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因为在中国如今的教育体系中,女性再也没有必要像祖辈们那样通过女书进行秘密沟通。对于女书,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首先要明确女书的深刻内涵,将女书作为一种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系来传承;其次要赋权于创造了女书文化的女性,确立女性在女书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再次是让具有性别视角的女书研究者有机会参与女书文化保护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