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新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具体的生产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对其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其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如此才能使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民众需求;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推动非遗扎根校园,记者近日在四川走访发现,以成都为主的四川部分地区正通过加大课时投入、搭建平台以及开展因地制宜的教育实践等方式,推动非遗传承从一时一地变为常态化普及教育,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 因地制宜开展教学 近日,2019年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在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举行。活动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教学成果展演、传统技艺教学成果展示、授课传承人技艺展示等,20多个区(市)县的中小学带来了百余件手...
查看更多
论坛
试错是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常用的方法。手工艺的创新也有发现问题,通过观念创新、工艺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可能有新知识的产生,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手艺人综合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去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所以,手工艺创新有个试错过程,但它与知识创新比较,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手工艺的创新是围绕产品展开的。有时新在对新材料尝试新的加工工艺上;有时新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上;有时新在产品实用功能的拓展或老产品的功能转换上,等等。其次,手工艺的创新相...
查看更多
要闻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定于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实践,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出非遗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非遗之旅”。四川省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非遗传习所、非遗体验区和体验基地等为载体,通过产品设计、线路策划,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与知名景区融合,与旅游服务融合,与...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鲜活的经验和智慧的精华往往潜藏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保护。笔者从保护传承人的视角,从完善传承人培养、认定、保护机制等五个领域来全面思考保护传承人。分析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冲击下传承人迎接新挑战的方法以及政府、研究学者和老百姓在保护传承人中的作用等问题,逐一针对当下保护传承人的棘手问题,提出了既要防止碎片与教条,又要避开传统去谈创新发展来保护传承人的策略。 [关键词]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中国实践”。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65号)文件要求,遗产日期间,安徽省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提高了全省人民非遗保护意识,营造了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一、高度重视,认真筹备 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活动开展工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工艺发展进阶的路上,从业者面临的问题不断涌现。不同地区、不同门类的传统工艺,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传统工艺企业,也有不同的境遇和选择。 如何才能站在行业高度,且贴近手工艺一线,客观、公正、全面地解答?希望以下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振兴传统工艺。 一、廷怀汝瓷,乘上互联网的东风 玉壶春瓶“汝醉” 在互...
查看更多
论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但是,全国各地的端午习俗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南北方差异较大。例如,端午节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北方的粽子一般是素馅甜味,南方除此之外还有咸味的肉粽子。南方端午多龙舟竞渡,北方过去很罕见,近年才从南方引进了一些竞渡活动。那么,各地端午节的共同点在哪里?差异在哪里?又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呢? 一、共同的时间想象 所谓节日,就是一年之中那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日子。这种特殊性并不是节日的自然属性,而...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经验总结和个案研究,本文对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了新机遇。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年度文化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逐渐有效衔接;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8日至10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蒙自市人民政府、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承办,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的云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主会场红河州蒙自市,分会场官渡古镇、云南大学及全省各地精彩举办。6月8日晚8:00,随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