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434)
机构
(0)
政策
(15)
资讯
(1486)
清单
(163)
资源
(406)
学术
(285)
百科
(0)
其他
(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互联网”助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2016.09.21
专题报道
哈密聆听甜蜜系列耳机雀之灵(疆绣) 电影《百鸟朝凤》热映之后,关于“手艺”的争论也愈发热烈,有人认为,灿烂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在鼎盛时期造就了农耕社会丰富多彩的手艺传承,然而随着新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大国,加上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侵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传统技艺必然会逐渐衰亡;也有人持相反意见,认为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高,就越是需要传统技艺来装点现代化的生活,手艺应当越来越“值钱”……在今天,“手艺”对我们而言是否真的重要...
查看更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各地中秋习俗
2016.09.12
专题报道
对中国人来说,夜空中的朗朗明月,似乎是一种温柔情感的象征:它寄托着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是对亲人刻骨铭心的牵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之际,那一夜的月亮,圆润、明净,似是一年之中最大、最亮、最美的。无论是在东北黑土地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农家大汉,还是在海外奋斗多年,事业有成的侨胞和游子,或者在灯火辉煌的大城市中辗转于各个写字楼之间埋头苦干的小白领,告别故乡的田地和村庄,到大城市辛苦奔波找...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将举办
2016.09.06
其他新闻
9月5日上午,文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关情况。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为“博览会”)将于2016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承办。自2010年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
2016.08.19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4〕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11〕14号)
2016.08.19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深度报道(三)
2016.07.21
专题报道
编者按:本篇展示竹木雕、织绣唐卡、金属玻璃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部分参展作品。部分照片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提供。 竹木雕 王笃纯,1932年出生,13岁随父学习黄杨木雕。1953年进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民美学习班,师从父亲王凤祚。 王笃纯的黄杨木雕秉承家风,贴近生活。作品选题和构思多以农村生活为旋律。作品在继承父辈优秀技艺和风格的同时,力求创新和突破,致力于探索传统黄杨木雕与时代相结合的创作途径。其作品多以反映浙南乡村生活风情为主题...
查看更多
抚顺满族
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16.06.21
专题报道
满族风情
剪纸
《乌拉草鞋脚上踹》 满族风情
剪纸
《火盆上炕烤爷太》 满族风情
剪纸
《姑娘叼个大烟袋》 满族风情
剪纸
《冰上钓鱼单线拽》 辽宁抚顺满族
剪纸
作为“中国
剪纸
”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8月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抚顺的满族
剪纸
究竟有什么样的文化魅力呢? 据说,抚顺的满族
剪纸
艺术已有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它以满族萨满文化和民俗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民间传说...
查看更多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整体性、可持续性演进——马盛德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6.06.20
论坛
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本刊栏目主持):马司长,在2016年“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美术观察》近期策划了“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的选题讨论。首先,请您谈一谈十余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马盛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今年也是国务院设立“文...
查看更多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2016.06.14
论坛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如无特殊情况,均简称“非遗”)保护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保护工作中,已探索出了一些符合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部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针对一些传统...
查看更多
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开幕 聚焦“非遗与现代生活”
2016.06.12
其他新闻
6月8日至12日,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等在内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亮相。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等三个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联展的重头戏,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0项,以精品馆、生活馆、传习馆的分布形式,解读非遗的传统...
查看更多
1
201
202
203
204
205
24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