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434)
机构
(0)
政策
(15)
资讯
(1486)
清单
(163)
资源
(406)
学术
(285)
百科
(0)
其他
(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保护 得做“减法”
2014.07.15
论坛
非遗保护 得做“减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申遗”的热情高涨。“申遗热”对于文化保护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些地区并没有认识清楚“非遗”的真正内涵,造成“非遗”保护的泛化、庸俗化。比如,一些人认为,任何百年以上的物件或村落文化都是非遗;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都应该“复活”。 在这种误解下,诸如“童子尿煮鸡蛋”、“冥婚”申请“非遗”,多地争抢“西门庆故里”的闹剧接二连三出现。湖北恩施甚至有政协委...
查看更多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2014.07.15
论坛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应该是艺术家
2014.07.15
论坛
非遗传承人应该是艺术家 漫塑早已有之,瓷塑的历史更长,而把漫塑和瓷塑结合起来,创作出陶瓷漫塑来,还实属冷门。水墨漫画和漫雕名家、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孙大立,在继承面临绝迹的中国磁州窑陶瓷捏雕绝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在漫画方面的特长,将“漫”字所含有的任性和夸张变形的手段,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精湛的捏雕技艺。他的作品质朴中透着幽默,幽默中透着雅致,被公认为中国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雕的继承人。 磁州窑捏雕很接地气 美术文化周刊:磁州窑在我...
查看更多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剪纸
艺术
2014.07.15
论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剪纸
艺术乔晓光 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
剪纸
、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用纸、礼俗及节日习俗用纸、生活用纸等。 世界的
剪纸
...
查看更多
莫言:“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更要创新
2014.07.15
论坛
莫言:“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更要创新 中新社昆明11月19日电 (胡远航 马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莫言19日现身在昆明举行的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做主旨演讲。他认为,“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更要敢于冒风险创新。 在发言开始前,莫言不忘调侃一下“到一个新地方应有的礼貌”。“中国人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礼节性地夸赞当地好。当然,说云南好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莫言笑言,“云南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文化及自然风貌的多样性,在此举办论坛...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继承人方学斌:十年痴迷金银细工成"疯魔"
2014.07.15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遗继承人方学斌:十年痴迷金银细工成“疯魔” 方学斌说,目前从事这行的仅仅不到10人—— 方学斌,1956年生于扬州江都。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金银细工项目传承人。三十余年致力于金属艺术研究与创作,制作的金银工艺品多次获得国内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 20岁时,方学斌进入江都金属工艺厂,这一干,就与金银细工结缘一辈子。用他的话来说,“离开了这些金属,我不知道自己还会干什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民间非遗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2014.07.15
专题报道
民间非遗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这几天,在银川文化城一个不起眼角落的
剪纸
展销店里,年轻的80后店主李剑请来了各方客商,小店里人气很旺,人们一边品鉴这一民间艺术,一边为
剪纸
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给民间艺术品找到出处,使其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当前最迫切的事。”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说。 由于母亲伏兆娥酷爱
剪纸
,具有相当的造诣,其
剪纸
享誉宁夏回族自治区,女儿李剑学以致用,致力于打造
剪纸
产业,立志“让文化也能养活人”。这些年来,这个
剪纸
世家有...
查看更多
那些让人惊叹的“非遗”
2014.07.15
专题报道
那些让人惊叹的“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来评定的,目的是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和消失,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提供帮助。从2008年起,开始将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列入保护名单。 到目前为止,共有3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保护名录。中国入选的项目有京剧、
剪纸
、珠算、皮影戏、活字印刷、针灸等36项,是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定,不在于该项目的大小...
查看更多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老遗产带来新财富
2014.07.15
专题报道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老遗产带来新财富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三晋大地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丰厚的历史文化瑰宝在保护中得到发展?连日来,记者行走在这块土地上,从一个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非遗项目中,看到了山西科学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可喜局面。 “老祖宗留下的‘宝藏’遍地都是。”山西文化创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贾克勤对记者说,“对有着生产特质的非遗项目,必须既保持真实性、完整性,又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走产业化道路,在传承中创新。” 面拓宽:“家族式...
查看更多
广参与、重互动、多体验、 促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4.07.15
专题报道
广参与、重互动、多体验、 促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6月14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江西景德镇市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突出互动色彩,充分展现厚重璀璨的千年瓷都文明,注重促进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参与。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文化系统也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从文化遗产保护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推出异彩纷呈的特色文化服务,让民众切身感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让非遗传承独树一帜 “你看人家做的皮...
查看更多
1
207
208
209
210
211
24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