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既要传承工艺又要生存 传统民间工艺待“破茧”林伟伟 王滨和小孙女观赏印染的蓝印花布 纸刻作品“连年有余”,连谐音“莲”,莲花为济南市花         临沂民间工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一事实是残酷的。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      现状:不挣钱还得吃苦,老手艺后继无人    一双饱经沧桑的手,拿着一把磨得锃光瓦亮的剪刀,在一张纸上跳跃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融资:筹钱难,花钱也不易边思玮    资金短缺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在近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京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信息交流会”上,非遗保护的资金来源成为各国专家讨论的重点。    在我国,生产性保护的理念推动部分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了联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这是《“十二五”时期文...
查看更多
论坛
乔晓光:民间文脉的守护者陶 莹    1957年7月生于河北邢台。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在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委员会评委、2011年任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    从1986年开始,近二十年时间考...
查看更多
论坛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岳青南京云锦  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归纳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之一,其主要含义是指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生产性保护已经被证明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及规律的重要保护方式。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生产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何把握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度”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之一,“生产性保护”的实施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思路。然而,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在面对市场开发和销售的过程中,也时常迷失方向,如机器刻制的皮影、复制印刷的唐卡等,这些机械产物使得非遗制作技艺发生了扭曲和改变。如何把握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度”,怎么更好地实施“生产性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举办期间,文化部非遗司在京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非...
查看更多
论坛
    专家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重点是保护,而不是生产性的开发   董大汗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加被重视,而对于非遗保护也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方式: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元宵节期间开展  2012年2月6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文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于2月5日(正月十四)至2月15日(正月二十四)元宵节期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届时观众可免费参观。  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
查看更多
人物
杨坚平:潮州木雕的“学院派”大师   见到杨坚平是在北京798艺术区,其时,作为今年798艺术节的展览之一,旨在弘扬潮州木雕艺术的“杨坚平、辜柳希潮州木雕绝活神品展”,正在这里展出。   潮州木雕是我国四大木雕之一,尤以巧夺天工的镂通雕刻技艺著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一向以时尚前卫著称的798,发现流传近1400年的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并且来自遥远的广东潮州,颇让人有些意外。“是我们主动申请参加的,就...
查看更多
论坛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非遗在变化冲击中境况堪忧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七千多公里,在中国有近四千公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被中外学者誉为东西方经贸交流的桥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运河和东西方科技交...
查看更多
论坛
略谈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按具体地域划分,中国民间剪纸可大致分为河北蔚县、山西广灵、山东、陕西、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本文对各流派民间剪纸从选择的题材、表现形式、技法、艺术风格诸方面试作比较,并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剪纸是一门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镂空艺术。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复兴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逢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