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9   星期六   农历六月廿五   
搜索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别断了“香火”才讲传承    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高尔基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向观众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手里的这门绝技能否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这些大师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近两年来,辽宁省先后有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阖然长逝。其中,“辽南皮影”传人张永夫仙逝后,收藏多年的3000...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刘延东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大展 ――强调进一步挖掘潜力 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在四川羌族刺绣技艺展位前,刘延东与来自灾区的艺人亲切交谈。(卢旭 摄)       2月10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将于近日在首博开展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继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功举行后,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将再度携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9年2月17日至3月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京杭逸韵――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成果展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京杭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精华以及车队活动纪实。这也是首次在京综合呈现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销售国家级非遗项目工艺产品 促进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           本网讯  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于2月9日至2月13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 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在农业展览馆举行         如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访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记忆的文化盛典    贵州苗族蜡染、陕西凤翔泥塑、云南贝叶经等133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技艺,2月9日在北京农展馆一一登台亮相,拉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序幕。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系列“非遗”保护成果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传统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演讲人:萧放 演讲地点:江苏泰州百姓大讲堂      大家好!春节的假期刚刚过去,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谈春节的历史变迁和习俗掌故。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元宵节期间北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总体情况。    本网讯 为加强传统技艺保护,在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至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的元宵节期间,文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文物局、中国社...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各地能工巧匠现场表演 传统技艺京城闹元宵        看踩街,赏技艺,淘宝贝,品佳肴,听高论……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就要在牛年新春为首都百姓送上节日的盛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至2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苑利 顾军    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世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这样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直接参与了传统戏曲、舞蹈、音乐、传统工艺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论是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的传承,还是民间...
查看更多
论坛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探索   陈燮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