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作为独具特色的民族刺绣,侗绣技艺延绵近千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绣是一道行走的风景线,是侗族人穿在身上的一部文明史。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侗族人的信仰与记忆;而今,勤劳智慧的侗族绣娘又赋予它更深厚的精神内核。 “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侗绣,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是侗族服饰的精华部分。侗族民间刺绣工艺主要用于妇女上衣、胸襟、领襟、围裙、男头巾、绑腿、小孩的口水围、鞋帽、背带等花边图案装饰...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相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播处二级调研员孙占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陕西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赵艳,陕西省榆林市副市长杨扬,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代柳梅等出席新闻通气会并介绍年会筹备进展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3日至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一行赴江苏开展春节非遗年俗调研工作,走访察看非遗资源场所、体验元宵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常州市、南京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人,省、市、区有关非遗保护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在常州,调研组一行观看了非遗闹元宵展演,巨村舞狮与铁水舞龙轮番上演,为观众送上了元宵节的祝福,《调犟牛》等一系列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在直溪镇巨村参加“庆丰收 闹元宵”巨龙出会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广东“非遗进校园”又有新动作!2022年广东省“非遗少年学”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正式“放榜”。 本届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东粤剧院、广东友谊剧院协办。 经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评出优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瑞雪红梅 欢喜过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线路突出冬季和春节时令特点,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赏冰玩雪、乡土美食、合家出游等为重点推荐内容,带领游客“云游”乡村美景、发现乡村好物,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满足人民群众节日物质文化需求。 游购乡村,去“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老达保,欣赏非遗芦笙歌舞、牡帕密帕原生态实景演出,感受来自古老民族的神秘仪式;在罗店古镇尝一尝传承着老一代人童年味道和文化记忆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疫情趋于常态化防控的时期,传统手工艺行业依然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行业内部加剧深度洗牌,寻求方向调整与结构性升级,市场出现逐渐回暖的发展态势。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逐渐适应了与疫情相伴而行,积极转型寻求生存空间。推广“手工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展开微视频传播、注重表现时代主题、整合跨界多种资源、强化创意IP等,这些方式也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政府相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南京第37届秦淮灯会、徐州邳州艾山新春庙会非遗展演展示、盐城2023中国·阜宁第六届“打春牛”民俗展演等活动中感受浓浓年味,置身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的各个角落与非遗不期而遇,拍段短视频让远方亲友共同感受“家乡年”的浓浓气息……1月14日至2月5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庙会、灯会、年画等省内226个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开展了2023兔年春节“水韵江苏·非遗陪你过大年”系列活动1082场,吸引92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月6日,青海省以“美好青海·共享非遗”为主题的新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落下帷幕。活动以传统社火为龙头全面开展了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活动,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让群众在节日期间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了红红火火“非遗年”的浓厚氛围,增强了文化自信自强,让青海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据统计,春节期间全省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活动近百余场,惠益群众达260万人(次),活动呈现三个亮点。 传统非遗项目实践活动寻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进万家 创意焕新年”——福建文创赶大集活动于2023年2月5日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内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以“文化进万家 创意焕新年”为主题,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各设区市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文化馆承办。 为加快推进“福”文化发展与传承,赋予传统非遗新的时代内涵,福建省艺术馆大力开展“赶大集”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与孩子们互动 (摄影:秦毅) 2月3日,2023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其中回顾了2022年陕西非遗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 近年来,陕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深化交流互鉴、拓展产业化道路、建立非遗工坊等方式,扎实推动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陕西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