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论坛
面对创新的时代,文化保护、发展和具体的文化研究工作都需要系统思维的全面确立。整体性原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规律和必然方向,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是文化遗产有机联系、不可割裂的特征。与有形、可见、可触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人类代际传承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观念和价值的文化。本期访谈的特邀嘉宾李砚祖教授以造物文化为切入点讨论了社会文化变迁中“非物质”的内涵及其与人的关系。 朱怡芳:您在早期出版的《装饰之道》(1993)和《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一句简单大气的口号,却凝练概括了大美龙江的冰雪盛景、奇境壮美。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并不是龙江旅游的全部……如今展现龙江冰雪文化魅力的两大重磅活动,已然蓄势待发。12月2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暨首届“黑龙江冰雪非遗展示展销周”即将盛大启幕。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举办全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7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送王船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宣传送王船项目申遗成功及闽南文化保护发展成效,12月22日上午,中马送王船申遗成功暨闽南海洋历史文化论坛系列活动在厦门同安吕厝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厦门市人...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传承,创新赋能。12月22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等单位支持,广东省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的第二届“非遗与创新”主题论坛暨非遗创新精品展系列活动于深圳市盐田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国内各民族手工艺匠、非遗传承者、民族文创设计师、非遗产品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掀开崭新的篇章,走进非遗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交...
查看更多
要闻
12月22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联合举办的2020年北京市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联展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处长魏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周培,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微,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温宗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张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已有14个年头了。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其学术性和应用性已被学界公认。目前,该书有三个版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的学术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教材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的教材(修订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再次修订了《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从艺术形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文化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文化形态视角,具体地说,从非物质文化形态方面研究中国民间剪纸的尚不多见。本文首先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特性,然后分析了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生发的具体方面,尤其是社会环境、技术条件、信仰和观念、母胎艺术形式等,强调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形态学方面重审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间剪纸;文化形态;艺术形式 一&n...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0年12月9日,2020-2021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拍摄方案论证会在福建省艺术馆三楼会议室召开。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苏忠明,福建省艺术馆馆长、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秀梅,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谢忠军及论证会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苏忠明处长强调,要做好传承人记录工作,一是要以传承人为出发点,纵向广义考量传承人身边的人和事,要注重挖掘传承人本身的特质,让项目更加立体丰富;二是要提升学术专家的重要性,对存在的问...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2004年中国剪纸申遗时,推出了22位来自民间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基层文化工作与剪纸社团共同活动的成果,也是高校非遗新学科社会参与的结果。民间社区文化自发传承的惯性,与社会化的文化变迁发展,构成了世纪交替之际的文化张力。乡村社会生态的变化削弱了文化自发传承方式的延续,我国非遗四级管理机制与传承人管理条例,为文化带来新的张力控制。代表性传承人关联着社区文化的传递,他们的生存状态成为非遗面向未来的一个预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传统手工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它既不完全等同于过去的工艺美术,也不同于现在的设计艺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具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材料经验为基础,以心手协调实现认知,作用于工艺技术动作行为,延伸至工具,延展人的肢体和行为功能。这种“以行为方式为主要传承途径”创造性的手工劳动,累积形成了厚重的传统,通过父子(婆媳)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作坊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