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434)
机构
(0)
政策
(15)
资讯
(1486)
清单
(163)
资源
(406)
学术
(285)
百科
(0)
其他
(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式公布
2008.06.25
其他新闻
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式公布 6月23日,山西省文化厅公布第一批109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曲民歌传承人辛里生、吕桂英,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晋剧武忠、郭彩萍,清徐老陈醋酿造技艺艺人武润威、郭俊陆和王志刚等人入选。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山西省于2007年4月开始接收各市传承人申报材料。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组领导下,根据各地申报材料,按...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开幕 四川刺绣成为亮点
2008.06.24
其他新闻
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开幕 四川刺绣成为亮点 6月10日上午“美在民间――中国美术馆藏民间
剪纸
、刺绣精品展”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为纪念6?14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为了响应文化部的号召而积极开展的活动。在展览中,中国美术馆精心遴选了馆藏民间
剪纸
和刺绣艺术精品共61件。其中
剪纸
31件,涵盖了陕西、甘肃、河北、吉林、安徽、山东、贵州、广东等地的民间
剪纸
艺术家,如库淑兰、祁秀梅、曹佃祥、王老赏等人的代表作品。民间刺绣30件,则...
查看更多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
2008.06.19
其他新闻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图为去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羌族小伙儿在表演羊皮鼓舞(资料图片)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损失严重。 四川省有着源远流长、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人生命记忆的根,是巴蜀文化之根,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县是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羌族史诗、羌族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多。地震却让这种“多”瞬间变“少...
查看更多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08.06.17
其他新闻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启幕。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在首博开幕 陈至立、蔡武出席
2008.06.15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在首博开幕 陈至立、蔡武出席 “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6月14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及文化部部长蔡武、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在开幕式上。(人民网记者文松辉摄影)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文松辉)今天的首都博物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2008.06.10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新华网济南6月10日电(记者 王海鹰)6月14日是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近几年,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空前重视,有的忙着申遗评奖,有的忙着举办论坛……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是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
查看更多
根深才能叶茂――浅议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
2008.06.10
论坛
根深才能叶茂――浅议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王军利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让人担心的。好在,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从来不乏忧国忧民之士。尤其是近代,饱尝外忧内患的中华民族,在抵御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萧条之后,我们洗心革面,奋起直追,国民经济在短短二十余年里又龙腾虎跃。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忧虑又展示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现代西方文明对我国本土文化的毁灭性冲击。 经济...
查看更多
南通蓝印花布
2008.06.06
专题报道
南通蓝印花布 李绵璐先生在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调研考察 蓝印花布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但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却不多,南通的蓝印花布位列其中。南通蓝印花布艺人对传统手工艺的执着坚守和不断发展,使这门艺术没有像在其他一些地方那样,由于各种原因而时断时续甚至消失殆尽。 艺术馆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是集收藏、研究、开发、生产、展示、经营为一体的民营艺术馆,由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于1997年创建。2002年,南通市政府投入500多万元修建新馆,以支...
查看更多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008.06.04
论坛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彭岚嘉 文化遗产观念的演进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中产生、使用、经过历史汰洗留存到现在并且应该被传诸未来的一种共同财产。这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人类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和民族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文化遗产的观念也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而演进变化着。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震灾殃及羌族民间艺术
2008.05.30
其他新闻
震灾殃及羌族民间艺术 编者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赋予羌笛的意味未免悲凉、肃杀,但因诗句流传甚广,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也因此广为人知。与羌笛这种古老的乐器一样,羌族的刺绣、
剪纸
、碉楼等民间艺术形式同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表征。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羌族人口数量有所下降,灾后重建期间,很多人会从山区搬到其他城市居住,这将给羌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巨大困难。我们不禁为那些代代相传的原生...
查看更多
1
234
235
236
237
238
24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