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2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24)
机构
(0)
政策
(7)
资讯
(277)
清单
(133)
资源
(16)
学术
(82)
百科
(0)
其他
(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高质量推动非遗振兴 湖南召开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
2021.03.29
地方新闻
3月2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总结回顾“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出席并讲话。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代惠致辞。 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2项,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
查看更多
非遗文创为脱贫致富插上翅膀
2021.03.29
论坛
禾库苗绣文创作品 贵州苗绣装置作品《蝴蝶妈妈簸箕》(高成春作) (摄影:李韵) 禾库苗银匠人正在制作项圈 汉绣传承人在培训绣娘 【守望家园】 新鲜出炉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查看更多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文旅力量
2021.02.26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建设的苗绣国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内景。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干部深入贫困户调研。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扶贫集团驻酉阳车田乡清明村工作队指导发展的叶用枸杞产业喜获丰收。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派驻至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任第一书记张军在村里的工作照。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文化...
查看更多
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创新 —— 湖北省民族文化发展观察
2021.02.23
专题报道
在湖北省宣恩县墨达楼非遗文创基地,游客在观看西兰卡普。(摄影:王俊) 近年来,笔者多次走访湖北省恩施
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各县市,以及宜昌市五峰、长阳两个
土家族
自治县。通过了解这些地区的文物古迹、传统建筑、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工艺等历史和发展现状,笔者欣喜地发现湖北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特征,民族地区多民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与时俱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历史...
查看更多
文化铺路 脱贫致富
2021.02.22
专题报道
“我家住在雪峰村,青青松竹,袅袅炊烟……山里人民勤劳勇敢,致富路上齐奉献……”每天清晨,村歌《我家住在雪峰村》都会回荡在湖南怀化市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近几年,雪峰村深挖盘活红色、古色和绿色文化资源,吸引了各地游客,激活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 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贫困地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公...
查看更多
苑利:“我的非遗研究来自田野”
2021.02.03
论坛
编者按:近年来,学术界、教育界频频爆出抄袭、剽窃、伪造以及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诸多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与“实践”的缺位不无关系。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下,抵制学术腐败、建立求真务实的学术之风对于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极为必要和重要。 加强田野调查工作,是倡导求真务实的必由之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从学生时代起,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田野上。近...
查看更多
非遗进课堂: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如何“接地气”?
2021.01.28
专题报道
图为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打造的农耕文化长廊 学校如何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育,更接民族“地气”进行传承与发展?记者本月跟随“武陵山乡美·齐力奔小康——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黔江找到了答案。 “土家铜铃舞”“小南海渔歌”“千人葫芦丝”“咚咚喹”……走进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民族图腾、民族文化长廊等具有
土家族
、苗族传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入门可见——“家斗吊脚、雕花门窗、飞...
查看更多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丨于新旧交替中寄宏愿,于热闹红火中筑根魂——我们的春节
2021.01.12
要闻
图1 春节纳福 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并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
查看更多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2020.12.28
——以表演艺术类为例
论坛
摘要:近20年来,作为非遗的重要类别,表演艺术类非遗因为其多样性与跨学科性,一直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样态。但是,这些研究多数还是在“原/本真性”与“活态传承”这两种规矩的范式下展开的。大量出谋划策的理论构想与保护实际同样脱节。在实质上,本真性、原生态论的持有者,以温和的保守主义和频频回望的复古主义为毂,将非遗视为亘古不变的、静态的,定格为经国大业的擎天柱,而将之博物馆化、标准化,并需要高级别安保,终止沦为小众把持的博物馆、展览馆、演艺馆等“馆舍”之产业...
查看更多
非遗火了的背后
2020.12.25
专题报道
非遗国潮正流行,千年传承真的火了。 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小小的手表表盘;歌手阿朵带着
土家族
乐器“打溜子”从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出圈;新浪微博“遇见非遗”话题阅读量达18.1亿;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相关的视频……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2018年中国非遗产业规模保守估计为1.4万亿元...
查看更多
1
14
15
16
17
18
5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