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2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24)
机构
(0)
政策
(7)
资讯
(277)
清单
(133)
资源
(16)
学术
(82)
百科
(0)
其他
(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杨文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
土家族
,1946年7月生,湖南省龙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家族
打溜子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考入龙山县剧团,既当演员又参加乐队训练,主要学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一直求艺于民间,几十年无间断。从1974年起,在田隆信老师的帮助下,打溜子演奏技艺更得到很大提高。2006年以来,与田隆信等人带着
土家族
打溜子先后参加中国民族歌舞盛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并赴台湾、澳门地区演出。致力于
土家族
打溜子的传承,在龙山县毕兹卡演艺公司传...
查看更多
尚生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
土家族
,1952年1月生,湖南省桑植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代表性传承人。4岁起跟家族长辈学习桑植民歌各项技能。后被招进县文艺宣传队,先后师从数十位被当地誉为歌师傅的民间艺人,全面掌握了桑植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花灯调、风俗歌、礼仪歌、傩腔等民歌三千多首。多次在湖南省组织的比赛中获奖,并于2015年赴德国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感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每年在桑植县党校干部培训班上教唱桑植民歌。所带学生有黄道英等数十人,三十多...
查看更多
严三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
土家族
,1953年10月生,湖南省龙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家族
咚咚喹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环境影响喜爱咚咚喹,师承于民间艺人。从小吹得一手优美的
土家族
咚咚喹,并常常与家人研究切磋咚咚喹技巧,不断地摸索总结,成了远近闻名的咚咚喹吹奏能手。通过口传心授培养弟子彭香花,并担任过靛房镇百型村小学咚咚喹的传授员。
查看更多
刘为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
土家族
,1944年9月生,湖北省长阳
土家族
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镇湾故事代表性传承人。都镇湾故事讲述者。最大的乐趣是劳作之余与乡邻相聚讲古说今。自幼受孙家香等众多故事家的影响,搜集整理故事十余本,能讲述民间故事四百余则。故事内容十分广泛,如天地、山川、河流的起源,名胜古迹和鬼狐精怪传说、动植物故事、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俗故事,以及呆女婿傻儿子、智慧女巧媳妇、革命战争故事等。2010年,在家中成立十五溪村故事讲堂,定期举办家庭故事会。20...
查看更多
彭兴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
土家族
,1957年7月生,重庆市秀山
土家族
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秀山花灯代表性传承人。秀山花灯第三代传人,属小坪村花灯班谱系。1963年拜著名花灯艺人潘光兵为师,学习丑旦、花旦、唱调、锣、钹,跟随灯班跳花灯。1965年登台演出。1987年成为掌调师,并传艺授徒。不仅能表演、领唱、打锣钹、扎制花灯,熟悉各种花灯打击乐技巧,还潜心研究花灯歌词曲谱、打击乐谱,予以创新,并以表演花灯“二人转”、花灯折子戏见长。在多年表演经历中,归纳总结并...
查看更多
石化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30年11月生,2009年4月去世,重庆市秀山
土家族
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秀山花灯代表性传承人。秀山花灯第五代传人。属寨踵花灯班谱系,师从第四代传人石胜鲜、石维国。12岁时学习花灯,1957年成立寨踵花灯班,常跟随灯班表演。继承并发展了祖辈的跳花灯艺术,唱腔明亮、流畅,舞姿优美,灵活多变。熟悉各种花灯打击乐器,擅长扮演旦角,能自编自导自演,并担任道具、舞台、服饰设计。创造性地将花灯二人转形式转移到八仙桌上进行表演,此后...
查看更多
彭善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
土家族
,1940年7月生,湖南省永顺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家族
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吊脚楼营造技师。自幼跟随师傅学习
土家族
吊脚楼建造技艺。20岁便独自掌墨,独立设计,并在实践中博采众长,吸收古代建筑精髓。修建出的吊脚楼造型独特,结实耐用,美观大方,形式多样。联合设计建造的九重天巧夺天工,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不用一钉一铆,叠起九重十二层,堪称
土家族
建筑史上的奇迹。在湖南张家界、龙山农车、永顺老司城,湖北恩施,重庆彭水、武隆景区,贵州松桃...
查看更多
万桃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
土家族
,1956年2月生,湖北省咸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家族
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吊脚楼营造技师。出身于
土家族
农民家庭,自幼对手艺兴趣浓厚。1970年前后随外祖父屈胜学习木匠手艺,从“打圆货”(即做木盆、木桶等)开始,逐步掌握木工技艺,并参与土家吊脚楼的营造,至20岁时基本掌握了各种营造技艺。在长期的修房造屋过程中,深得其中要诀,尤其在营建吊脚楼前,都是先打腹稿,按照房主意见构思出房屋雏形,再选择上好材料。作为掌墨师,善于将民俗...
查看更多
刘代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
土家族
,1955年生,湖南龙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家族
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刘代娥的织锦技艺属家族世代传袭,她12岁便跟随祖母彭妹学习织锦技艺,高中毕业后便在家专业从事织锦。在四十余年的织锦生涯中,她承传家艺,又能博采广积,仅她搜集收藏的
土家族
传统织锦就有一百多幅。她所使用的原料仍按传统工艺丝经棉纬或经纬皆丝的要求精心制作,作品精密细致,很受欢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她相继受聘于多家民族织锦厂,授徒百余人;湖北民族学院...
查看更多
叶水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
土家族
,1967年生,湖南凤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家族
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西土家织锦是在斜式木机上反面挖花进行织造的一种技艺,据考证,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叶水云12岁时跟随姑婆叶玉翠学习
土家族
织锦及民间绘画,15岁正式拜叶玉翠为师,系统学习了土家织锦的基本技艺和一些特殊技艺。1983年随叶玉翠进龙山县织锦厂给她当助手,参与了
土家族
织锦传统图案的抢救整理工作。1988年,她考入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以优...
查看更多
1
31
32
33
34
35
5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