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7)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180)
清单
(46)
资源
(9)
学术
(47)
百科
(0)
其他
(1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聚焦
川剧
传承发展的“彭州路径”——记四川省彭州市传承保护
川剧
艺术工作
2018.05.04
专题报道
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
川剧
惠民演出现场
川剧
艺术历史悠久,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以成都平原尤为繁盛,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作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一个“
川剧
之乡”,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近年来一直注重
川剧
在民间尤其是城乡基层的传承发展。得益于
川剧
进校园活动的有益探索,彭州市
川剧
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且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历史底蕴深厚 阵地建设全覆盖 家门口...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6期
2018.04.10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期:2018年3月26日—4月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团队任命 ▲ 湖北首届非遗保护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 ▲ 四川开展
川剧
名家名剧数字化保...
查看更多
四川省开展
川剧
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
2018.04.04
地方新闻
2017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类项目入选名单,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已故
川剧
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项目”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项目,旨在使老一辈艺术家珍贵、不可再生的经典剧目留存于世,推动四川地方戏曲薪火相传。自2017年8月以来,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对...
查看更多
专访四川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肖婷
2018.03.29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肖婷,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投资促进处副处长,现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两会代表谈非遗:文化自信,让世界更期待
2018.03.06
专题报道
原标题: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正在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光彩。如何让我们的文化宝藏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沈铁梅代表、曾静萍代表、王亚民委员、王灿龙委员、吴为山委员如是说——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征途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
查看更多
欢乐春节悦动美国
2018.02.23
专题报道
美国观众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糖画制作现场美国小朋友在欣赏自己制作的纸风车美国小朋友在制作年画美国民众在史密森学会美国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春节活动现场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春节文化活动在美国轮番上演,令喜爱中华文化的美国民众过足了瘾。春节活动人气旺 2月10日,美国史密森学会美国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隆重举行。虽然天降小雨,但依然阻挡不了本地民众领略春节文化的热情。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史蒂芬妮·施特比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我馆...
查看更多
还原《牡丹亭》四百年前首演原貌——盱河高腔新编大戏惊艳首都观众
2018.01.29
专题报道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剧照 资料图片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最杰出的代表作,已被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很多剧种搬上舞台,但你可听过用汤显祖家乡话唱的《牡丹亭》?日前,江西抚州精编大戏——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让观众领略了400年前《牡丹亭》的“原始风貌”,传承了汤翁的艺术价值,推动旴河高腔焕发光彩。“没有想到400年前的声音那么好听” 如梦如幻的舞台上,随着剧情的起伏,花儿的叶子变幻出不同的形状,反衬出人物内心情感的起...
查看更多
2017年“文化走亲东盟行”综述
2017.11.28
专题报道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往友好且频繁,双方的距离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无限拉近。10月28日至11月4日,由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年“文化走亲东盟行”再次把美丽中国的友谊带到越南和泰国,古老文化在异国他乡闪烁出迷人光芒。 文化魅力醉人心 “孤独走在西行路上,经历了多少雨雪风霜,求法是高僧的理想……”在越南河内金马剧场,这部讲述玄奘从公元628年出发到公元643年荣归的大型邕剧《玄奘西行》,以艺术手段展现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历史渊...
查看更多
80后“耍牙”传人:口含十颗獠牙传承绝技
2017.11.01
人物
薛巧萍耍牙表演口含数颗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伴随着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浙江宁海平调耍牙表演者薛巧萍在口中不断增加獠牙数量、变化出各种花样。很多看过薛巧萍表演的观众都不知道,在舞台上口吐獠牙、面目狞厉的“大花脸”,私底下却是一位性格爽朗、笑起来有着甜甜酒窝的“80后”姑娘。薛巧萍表演的“耍牙”与
川剧
变脸相齐名,并称为“西脸东牙”。表演时,演员会将数颗长约8厘米的獠牙包在口中,边唱边演。如今,这一绝技濒临失传,中国...
查看更多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病逝,享年94岁
2017.10.25
专题报道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10月24日中午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4岁。至此,昔日轰动上海的“越剧十姐妹”在天上“团圆”了。2017年4月,傅全香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傅全香的女儿刘丹代为上台领奖时说,“小时候邻居家孩子过年都做新衣服。妈妈改旧衣服给我穿,她说,因为你是傅全香的女儿,更要朴素。但是买书,妈妈从不吝啬,把世界名著整套买回家。”傅全香在经历乳腺癌手术、抽掉两根肋骨,两周后仍坚持去香港演出。刘丹担心母亲身体,“但她说...
查看更多
1
19
20
21
22
23
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