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7)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180)
清单
(46)
资源
(9)
学术
(47)
百科
(0)
其他
(1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魏益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重庆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幼年得父母口传心授,严格承袭魏派
川剧
表演技艺。10岁开始登台演出,演绎了众多不同类型的
川剧
剧目,给
川剧
艺术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元素。1959年任贵阳
川剧
团团长,演出魏派
川剧
百余场,文戏《店房责侄》《情探》和武戏《周瑜打黄盖》《越王回国》等经典剧目将魏派
川剧
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魏派
川剧
艺术风格得到完美展现。长期致力于人才培养,所授剧目均已由学生正式演出,培养了大批知名
川剧
艺...
查看更多
汪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生,四川船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汪洋1950年参加工作,师从
川剧
“四大名丑”之一的陈全波学习
川剧
丑脚艺术,后又向周海滨、周裕祥学习导演艺术,主演、导演
川剧
、川北灯戏大小剧一百多出,曾任南充市
川剧
团团长。其表演别具一格,特别是丑脚,可塑造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洋场恶少、泼皮无赖等众多人物类型,技艺高超,语言生动、丰富。代表作品有:《郑板桥买缸》《半边月儿明》等。
查看更多
彭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2008年去世,四川南充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彭涓1950年高中肄业后长期在南充市
川剧
团任演奏员、作曲、乐队指挥,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在川北地区大量收集川北灯戏音乐资料,长期钻研,并为三十多出川北灯戏作曲。其作曲的川北灯戏音乐独具川北风味,别致而新颖,唱腔旋律性强。代表作品有《闹隍会》等。
查看更多
陈德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3年生,重庆梁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梁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陈德惠1953年入梁平县
川剧
团,拜祝年芳为师学艺,学习花旦、刀马旦、青衣旦以及摇旦的表演,1980年后,又拜祝年芳、田秉友为师,学习梁山灯戏表演艺术,主要从事梁山灯戏的表演、编导。1994年退休后,继续从事梁山灯戏的创作、培训和演出工作。其从艺四十余年,担任过《双拜月》等数百个大型剧目的主角,编导了《招女婿》等数十个梁山灯戏,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大...
查看更多
沈铁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5年生,重庆渝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
川剧
院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铁梅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沈福存为当今闻名全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师承于著名
川剧
表演艺术家竞华并深得其真传,后又受教于胡喻华、高凤莲等
川剧
名家,其表演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技艺精湛,唱腔优美,被戏剧界公认为“
川剧
声腔女状元”。代表作品有:《金子》《李亚仙》《三祭江》《思凡》等。
查看更多
夏庭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四川岳池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二级导演。夏庭光自幼随父搭班于民间戏班,后进入重庆市
川剧
院,主工文武小生,曾师从张德成、彭天喜、姜尚峰等
川剧
表演艺术家。其表演文武兼备,戏路宽广,演出代表作品有《辞朝》《长坂坡》等。1952年开始,夏庭光兼任导演,代表作品有《十五贯》《赵氏孤儿》《枫叶红了的时候》等。
查看更多
陈安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生,2007年去世,四川渠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1950年,陈安业考入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二师文工团任演奏员;1956年,担任重庆市
川剧
院演奏员;1972年从事专业音乐创作,担任市
川剧
音乐唱腔设计和作曲。曾师从丁忠瑛、蔡慰民、李世仁等,系统学习了川、昆、胡、弹、灯五种声腔音乐。其担任
川剧
《金子》的作曲,荣获2000年度第九届文华音乐创作奖、
川剧
金奖,并入选“2002—2003年度首届国...
查看更多
晓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晓艇从事
川剧
艺术五十余年,专工文武小生,擅演文丑,1983年经由《中国戏剧》《戏剧论丛》向首都观众推荐,作晓艇表演艺术专场演出,《逼侄赴科》《杨广逼宫》等剧均获好评。1987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晓艇表演艺术初探》一书。
查看更多
陈巧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7年生,四川叙永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陈巧茹12岁考入四川省叙永县
川剧
团,开始学艺,后拜师于著名
川剧
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其表演扮相俊美、身段潇洒,唱腔悠扬委婉,逐渐形成了细腻、清挺、稳健自如的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打神》《四川好人》《白蛇传》等。
查看更多
陈智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
川剧
院院长、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智林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省
川剧
学校学习,启蒙老师为该校小生演员邱永生,后遍访名师,深得刘又全、罗玉中、蓝光临等上一辈
川剧
小生表演艺术家的真传。陈智林作为
川剧
小生演员,其舞台形象充盈着书卷气,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声情并茂,形成了独特的
川剧
“陈派”小生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1
17
18
19
20
21
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