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魏益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重庆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幼年得父母口传心授,严格承袭魏派川剧表演技艺。10岁开始登台演出,演绎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川剧剧目,给川剧艺术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元素。1959年任贵阳川剧团团长,演出魏派川剧百余场,文戏《店房责侄》《情探》和武戏《周瑜打黄盖》《越王回国》等经典剧目将魏派川剧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魏派川剧艺术风格得到完美展现。长期致力于人才培养,所授剧目均已由学生正式演出,培养了大批知名川剧艺...
查看更多
汪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生,四川船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汪洋1950年参加工作,师从川剧“四大名丑”之一的陈全波学习川剧丑脚艺术,后又向周海滨、周裕祥学习导演艺术,主演、导演川剧、川北灯戏大小剧一百多出,曾任南充市川剧团团长。其表演别具一格,特别是丑脚,可塑造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洋场恶少、泼皮无赖等众多人物类型,技艺高超,语言生动、丰富。代表作品有:《郑板桥买缸》《半边月儿明》等。
查看更多
彭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2008年去世,四川南充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彭涓1950年高中肄业后长期在南充市川剧团任演奏员、作曲、乐队指挥,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在川北地区大量收集川北灯戏音乐资料,长期钻研,并为三十多出川北灯戏作曲。其作曲的川北灯戏音乐独具川北风味,别致而新颖,唱腔旋律性强。代表作品有《闹隍会》等。
查看更多
陈德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3年生,重庆梁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梁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陈德惠1953年入梁平县川剧团,拜祝年芳为师学艺,学习花旦、刀马旦、青衣旦以及摇旦的表演,1980年后,又拜祝年芳、田秉友为师,学习梁山灯戏表演艺术,主要从事梁山灯戏的表演、编导。1994年退休后,继续从事梁山灯戏的创作、培训和演出工作。其从艺四十余年,担任过《双拜月》等数百个大型剧目的主角,编导了《招女婿》等数十个梁山灯戏,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大...
查看更多
沈铁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5年生,重庆渝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铁梅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沈福存为当今闻名全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师承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竞华并深得其真传,后又受教于胡喻华、高凤莲等川剧名家,其表演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技艺精湛,唱腔优美,被戏剧界公认为“川剧声腔女状元”。代表作品有:《金子》《李亚仙》《三祭江》《思凡》等。
查看更多
夏庭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四川岳池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二级导演。夏庭光自幼随父搭班于民间戏班,后进入重庆市川剧院,主工文武小生,曾师从张德成、彭天喜、姜尚峰等川剧表演艺术家。其表演文武兼备,戏路宽广,演出代表作品有《辞朝》《长坂坡》等。1952年开始,夏庭光兼任导演,代表作品有《十五贯》《赵氏孤儿》《枫叶红了的时候》等。
查看更多
陈安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生,2007年去世,四川渠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1950年,陈安业考入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二师文工团任演奏员;1956年,担任重庆市川剧院演奏员;1972年从事专业音乐创作,担任市川剧音乐唱腔设计和作曲。曾师从丁忠瑛、蔡慰民、李世仁等,系统学习了川、昆、胡、弹、灯五种声腔音乐。其担任川剧《金子》的作曲,荣获2000年度第九届文华音乐创作奖、川剧金奖,并入选“2002—2003年度首届国...
查看更多
晓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晓艇从事川剧艺术五十余年,专工文武小生,擅演文丑,1983年经由《中国戏剧》《戏剧论丛》向首都观众推荐,作晓艇表演艺术专场演出,《逼侄赴科》《杨广逼宫》等剧均获好评。1987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晓艇表演艺术初探》一书。
查看更多
陈巧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7年生,四川叙永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陈巧茹12岁考入四川省叙永县川剧团,开始学艺,后拜师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其表演扮相俊美、身段潇洒,唱腔悠扬委婉,逐渐形成了细腻、清挺、稳健自如的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打神》《四川好人》《白蛇传》等。
查看更多
陈智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智林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启蒙老师为该校小生演员邱永生,后遍访名师,深得刘又全、罗玉中、蓝光临等上一辈川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的真传。陈智林作为川剧小生演员,其舞台形象充盈着书卷气,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声情并茂,形成了独特的川剧“陈派”小生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