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3)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177)
清单
(46)
资源
(9)
学术
(46)
百科
(0)
其他
(1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任庭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0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2年入又新大戏院学习
川剧
表演。1978年师从
川剧
名丑周裕祥,专攻
川剧
丑角表演艺术,尽得其师风格。同时又得
川剧
丑角表演艺术家周企何指点传授,创新运用多种传统
川剧
表现手段艺术展现各种舞台人物个性,把
川剧
独有的传统表演元素与现代审美观念融为一体,形成以机趣、幽默为主要表现手法的
川剧
丑角表演风格,艺术影响广泛。代表作品有《活...
查看更多
刘时燕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回族,1942年8月生,四川省绵竹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绵竹县
川剧
队学唱闺门旦。1962年调入四川省曲艺团,师承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学习女腔旦角。在继承德派扬琴华丽妩媚唱腔韵味的基础上,大胆吸收
川剧
旦角女腔唱腔艺术之长,勇于探索,刻苦实践,形成自己委婉细腻、含蓄深沉的唱腔特色,发展、丰富了四川扬琴演唱技法。长期坚守在四川扬琴创演、教学第一线,积极致力于培养四川扬琴传承人,为弘扬四川...
查看更多
沈福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月生,2021年11月去世,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8年入厉家班,师承厉彦芝、戴国恒、吴芷香,攻青衣、小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演老生。1978年重返青衣行当。在六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广泛学习“梅派”“尚派”“程派”“张派”表演,主演了《玉堂春》《凤还巢》《王宝钏》《春秋配》《锁麟囊》《坐楼杀惜》《望江亭》《生死恨》等剧目。善用优美华丽、新颖多变...
查看更多
刘玉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1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8年考入北京新中华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前身)学员班,师从李云卿、李桂云,工青衣、闺门旦。后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主要演员。嗓音圆润甜美,音域宽广、高低自如、刚柔相济、强弱分明,扮相端庄秀丽,做派雍容潇洒,塑造人物生动传神。代表剧目有《蝴蝶杯》《柜中缘》《窦娥冤》等1984年获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3年获...
查看更多
余开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艺名余开元,男,汉族,1948年3月生,四川省资中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3年从四川省泸州戏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泸州市
川剧
团。先后拜
川剧
名家韩成之和袁玉堃为师,专攻
川剧
文武小生。从艺五十余年,先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百余个。基本功深厚扎实,扮相英武俊美,身段潇洒利落,表演形神兼备,唱念做俱佳。著名戏剧导演阿甲评论其舞台表演“博而能精,立像传神”。代表剧目有《轵...
查看更多
魏益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重庆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幼年得父母口传心授,严格承袭魏派
川剧
表演技艺。10岁开始登台演出,演绎了众多不同类型的
川剧
剧目,给
川剧
艺术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元素。1959年任贵阳
川剧
团团长,演出魏派
川剧
百余场,文戏《店房责侄》《情探》和武戏《周瑜打黄盖》《越王回国》等经典剧目将魏派
川剧
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魏派
川剧
艺术风格得到完美展现。长期致力于人才培养,所授剧目均已由学生正式演出,培养了大批知名
川剧
艺...
查看更多
汪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生,四川船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汪洋1950年参加工作,师从
川剧
“四大名丑”之一的陈全波学习
川剧
丑脚艺术,后又向周海滨、周裕祥学习导演艺术,主演、导演
川剧
、川北灯戏大小剧一百多出,曾任南充市
川剧
团团长。其表演别具一格,特别是丑脚,可塑造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洋场恶少、泼皮无赖等众多人物类型,技艺高超,语言生动、丰富。代表作品有:《郑板桥买缸》《半边月儿明》等。
查看更多
彭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2008年去世,四川南充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彭涓1950年高中肄业后长期在南充市
川剧
团任演奏员、作曲、乐队指挥,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在川北地区大量收集川北灯戏音乐资料,长期钻研,并为三十多出川北灯戏作曲。其作曲的川北灯戏音乐独具川北风味,别致而新颖,唱腔旋律性强。代表作品有《闹隍会》等。
查看更多
陈德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3年生,重庆梁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戏(梁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陈德惠1953年入梁平县
川剧
团,拜祝年芳为师学艺,学习花旦、刀马旦、青衣旦以及摇旦的表演,1980年后,又拜祝年芳、田秉友为师,学习梁山灯戏表演艺术,主要从事梁山灯戏的表演、编导。1994年退休后,继续从事梁山灯戏的创作、培训和演出工作。其从艺四十余年,担任过《双拜月》等数百个大型剧目的主角,编导了《招女婿》等数十个梁山灯戏,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大...
查看更多
沈铁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5年生,重庆渝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川剧
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
川剧
院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铁梅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沈福存为当今闻名全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师承于著名
川剧
表演艺术家竞华并深得其真传,后又受教于胡喻华、高凤莲等
川剧
名家,其表演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技艺精湛,唱腔优美,被戏剧界公认为“
川剧
声腔女状元”。代表作品有:《金子》《李亚仙》《三祭江》《思凡》等。
查看更多
1
16
17
18
19
20
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