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搜索
专题报道
4月,潍坊的天空是让人向往的地方。来自全世界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名风筝爱好者齐聚潍坊,展翅灵动的凤凰、艳丽的牡丹花、复刻的复兴号高铁列车、变脸的川剧头像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被放飞在渤海之畔。 以特色活动贴合现代审美 潍坊风筝扎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与杨家埠木版年画共同成长起来的,能够代表潍坊的城市文化名片。连续举办了40届的风筝会,让风筝不再是单一制式的可以放飞的玩物。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品美食、买手造、看展演、逛美景……4月18日,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湖广场,一个黄河大集就能体验九曲黄河沿岸的各种文化。黄河大集暨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作为黄河文化论坛系列配套活动之一,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欣赏黄河文化之美。 一步入广场,熟悉的豫剧《穆桂英挂帅》就传入耳中。为了让沿黄九省(区)的灿烂文化活态展示,黄河大集特别设置了演艺区,河南豫剧、川剧变脸、山西团扇、陕西秦腔、山东吕剧等沿黄九省(区)特色文艺表演在这里轮番上演...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民间年画《三顾茅庐》是对广为流传的“三顾茅庐”故事的图像再现。由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文化习惯、艺术观念、个人喜好等主观性因素的参与,以及故事内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客观演变与异化,使图像与文本之间存在“错位”,图文关系由理论上规范的单向“文主导图”变为动态的双向“文图互动”。从图文关系的角度分析图像对文本的摹仿与重构,以此挖掘“文图互动”现象的生成动因,以揭示民间美术图像叙事的独特性。 【关键词】三顾茅庐;民间年画;图文关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品美食、买手造、看展演、逛美景……连日来,山东省东营市清风湖公园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4月18日至19日,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市举行,作为黄河文化论坛的配套活动,东营市清风湖黄河大集暨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热闹开集。 甘肃的夜光杯雕和敦煌彩塑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 酒泉夜光杯体薄如纸,表面光滑细腻,杯壁晶莹剔透; 以木为骨,再敷彩为皮,敦煌彩塑美不胜收。 甘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2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20021,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省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6622,国家级非遗各地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7240,国家级非遗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战略思想,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传承发展道路。“两创”成为继“二为”“双百”方针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飞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生活实践,以多种方式得到实施。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两创”实践高质量发展,应秉持“新发展理念”,发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3月23-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执行的“2023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市举行。 “2023非遗品牌大会”以“坚持守正创新 擦亮非遗品牌”为主题,由“非遗之夜”展演、开幕式、非遗品牌展、主题论坛等部分组成。“非遗之夜”集中展示粤剧、昆曲、川剧、豫剧、英歌、龙舞、客家山歌等非遗项目,向观众展现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让观众领略中华优秀...
查看更多
要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23至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执行的“2023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广东省副省长张少康,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3非遗品牌大会”以“坚持守正创新 擦亮非遗品牌”为主题,由“非遗之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刘兰芳香包作品(图片:由作者提供) 许明堂表演道情皮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徐宁表演偶戏(图片:由作者提供) 董永虎表演贤孝(图片:由作者提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古老的中华大地与山川的气息,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发展。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和奉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天...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自2010年至2020年,国家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京剧艺术制定扶持规划,持续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京剧院团和教育机构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京剧传承理念得到更新和深化,高水平的整体传承观念深入人心。京剧传承人谱系系统化框架得到建构,不同表演流派、不同行当、不同表演领域形成有序的、有规模的传承链,促进了京剧事业的均衡发展。活态经典剧目库的内容更加多样,传统剧目构成京剧经典剧目库的基础目,净丑戏、老旦戏、武戏剧目的传承丰富了京剧剧目库的剧目种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