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越窑与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
2009.10.22
专题报道
越窑与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 三国 越窑青瓷佛寺罐西晋 越窑青瓷佛寺罐 南宋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隋 白瓷双把龙柄鸡首壶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
查看更多
中国泥人艺术精品展将在无锡举行
2009.10.21
其他新闻
中国泥人艺术精品展将在无锡举行由无锡7位泥人大师创作的一座长3.3米,宽2米的泥人浮雕巨作《惟惠山幽雅闲静》(局部,新华社程炳洪 摄) 10月17日上午,集全国泥人作品艺术之最的“中国泥人艺术精品展”在无锡市锡惠公园阿炳纪念馆正式对外展出,逾四百五十套大师作品精彩亮相,该展览在参展范围、规模与作品等级都创下全国泥人展览之最。 中国有记载的泥塑可上溯四千年前,是一种最古老和常见的民间艺术。在天津、北京、陕西等十几个省市中,都有泥人彩塑各具代表的传承流派...
查看更多
钧瓷的特色和艺术成就
2009.10.20
专题报道
钧瓷的特色和艺术成就色彩丰富的钧瓷 隋唐以来,我国瓷器发展的格局是“南青北白”;而宋朝瓷器,则是名窑辉映各操绝技,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钧瓷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人们重视,以最高的艺术水准入五大名窑行列。 钧釉的主要特征是釉层丰厚,釉质莹润,釉色以红紫为基调,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之感,飞壁流火,釉色欲滴,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变幻莫测,这种奇妙现象称为“窑变”。产生“窑变”的主要原因,是含铜的氧化物的釉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高低和气氛的浓...
查看更多
中国颜色釉陶瓷的文化特征
2009.10.20
专题报道
中国颜色釉陶瓷的文化特征龙泉窑青瓷“真武大帝” 青釉发色而闻名于世 清 光绪 豇豆红釉暗刻云龙纹葫芦瓶清 窑变红釉粉彩花卉天球瓶 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颜色釉陶瓷,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出土和火的艺术的真谛。漫长的历史岁月沧桑积淀于缤纷的色彩之中,唐代多彩;宋代理性;元代辉煌;明清华丽。象大树的年轮一样,述说着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元、明、清颜色釉陶瓷,不但色彩斑斓,而...
查看更多
我的家族与“满族说部”
2009.10.19
论坛
我的家族与“满族说部”赵东升 满族说部是国家级第一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第一批《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也已经出版,对挖掘、保护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非常重要,是全体满族同胞的一件大事,也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定能放射出耀眼光芒。 满族是一个具有三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它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历来为海内外所瞩目。从远古的肃慎到现代的满族,中经挹娄、勿吉、(革未)(羯)女真各个时期,每次变革都给这个民族带来阵痛,每一次分化组合也...
查看更多
关于黄道婆民间信仰及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2009.10.16
论坛
关于黄道婆民间信仰及保护的调查与思考黄树林 李家麟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这首在黄道婆故居乌泥泾流传七百余年的童谣,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民间信仰。 我国的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是一种非宗教信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时期、区域的一种历史文化。在民间信仰中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非物质文化,它无疑是一种“活化石”。我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如王母娘娘、雷公等;有人神如关羽、黄大...
查看更多
徽派建筑艺术的内在意蕴
2009.10.16
论坛
徽派建筑艺术的内在意蕴 程美信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都有其相应的精神原动力,古徽州社会同样不例外,它还有一些有待研究与发现的东西,特别其前身来源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几乎空白。如果深入研究将有益于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从民间与生活的历史研究将大大充实我们对历史正确认识,徽州现存的文书史料、建筑物象和民情风俗无疑是绝好的一手资料...
查看更多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几点思考
2009.10.15
论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几点思考 章建刚 与《文物法》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有更多的复杂性。
归
根到底,它不仅涉及(文)物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问题,而且在其对象形态、流传范围、传承人与相关遗产的继承关系等方面有不少难以界定之处。一些法律专家希望保护可以一步到位,落实到对相关民事权利的保护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似有比...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2009.10.15
论坛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论坛:会议发言萧 放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是《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讲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它肯定涉及到两个问题,就是在民间信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我们的知识分子和我们的政府怎么看待它,这是要讨论的。然后是民间信仰如何成为文化遗产?这肯定有个标准问题。然后,第三个就是,对于那些文化遗产之外的民间信仰,我们怎么看待。之后就说说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的重建和复兴中我们...
查看更多
留住民间艺术---关于“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田野调查的思考
2009.10.15
论坛
留住民间艺术――关于“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田野调查的思考高 佳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摘要:“许家湾十二花灯戏”已于2007年申遗成功,被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系统论述了这一羌族特有的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况,同时通过采访花灯戏的主要负责人,即花灯戏协会的前任会长唐孝友老人,了解到花灯戏与当地村民礼俗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许家湾十二花灯戏”面临的现状及其保护、传承与发展...
查看更多
1
220
221
222
223
224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