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论坛
“清赏”与“雅玩”-昆曲的文人环境与地域色彩王  宁    昆曲曾经与吴越一带文人文化在时段和地域两个方面均具有趋同的特性:从时段角度分析,昆曲兴盛于明清时期,而吴越间的文人文化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从地域角度看,昆曲的大本营即在吴越一带,与文人簇居的地域也恰恰相合。仅此一点,我们已不难看出昆曲与文人文化的密切联系。尤其是文人对于昆曲的“清赏”与“雅玩”的态度,更对昆曲的盛衰运势、昆曲的艺术形态以及昆曲的审美风格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影响到昆曲的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9)莫哈奇的冬末面具狂欢节© 2008, by Miklos AdamBurning the coffin ©2004, by Miklos Adam        申报国:匈牙利    匈牙利南部的莫哈奇面具狂欢节是二月末的节日,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持续六天的狂欢节得名于令人恐惧的装扮形象“busós”,即头戴木质面具、身披羊毛大斗篷的人们(传统上由男人装扮)。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儿童服装竞赛、面具雕刻和...
查看更多
论坛
《木卡姆概念的失传--以批判的眼光看中亚各国的木卡姆》让.杜林(法国)   人们会不相信,像我这样一个在中亚生活过不多几年的音乐学家怎么能够对象中亚两河流域(Transoxiane)那种丰富而复杂的音乐文化贡献出什么有价值的见解。如果说这是可能的,那也只能是因为一方面,我利用35年多前获得的对伊朗木卡姆音乐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中亚音乐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乌兹别克 ?C 塔吉克木卡姆尚未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因为对该种木卡姆具备实践知识的音乐学研究人员很少,有兴...
查看更多
论坛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一个印度、波斯/阿拉伯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蔡宗德(台湾)     前  言         在民族音乐学的领域中,有关不同音乐文化体系接触而产生文化融合(syncretism)现象的讨论已经很多(Merriam 1964:313-315;Net...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2)哈瓦斯科-扎国基的传统儿童木制玩具制作     申报国:克罗地亚    在克罗地亚北部的哈瓦斯科-扎国基(Hrvatsko Zagorje),有一条通往玛利亚-比斯特利卡(Marija Bistrica)的圣母教堂的朝圣路线,在它沿线的村民发展出一种世代相传的儿童木质玩具的传统制作工艺。男人把这个地区柔软的柳树、酸橙树、山毛榉和枫木木材采来晾干,用传统工具砍、切、雕刻;女人把自然生态的涂料涂在木料上面...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姜昆  “任何一种现在的表演艺术都起源于曲艺艺术”  曲艺是“百艺之母”  提起曲艺艺术,有人说,哎,什么叫曲艺啊?我就告诉你,相声是曲艺,大鼓书是曲艺,评书是曲艺,评弹是曲艺,滑稽是曲艺,小品也多多少少沾了点曲艺的边。那么怎么样去界定呢?曲艺的界定就是说唱艺术。凡是说唱艺术都到曲艺里,它是由一个人的说话表演来讲故事,但不是戏剧戏曲,又有布景又有人物,又有化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中国这个曲艺艺术,很多人说是“百艺之母”,就是任何一种现在...
查看更多
论坛
 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王宪昭    [摘要]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活形态的精神产品,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或文化功能。诸如制约和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强化民族的自我认识,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传递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功能     所谓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主要指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又与人们一...
查看更多
论坛
 当文化成为“遗产”魏小石   当我在云南做一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时候,我的任何行为不仅仅和经济回报联系在了一起,也同时和某种意识形态扯上了关系:我必须要用某种特定的“正确的”姿态去和本地人交流才可以和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比如说“弘扬文化保护精神”和“帮助当地发展文化”。更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和我提到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感叹人们创造新思维的速度之快的同时,我意识到这现象其实印证着某种正在发生的矛盾,大概是一种源于“文化遗产”的矛盾吧。其实,“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紫砂器对茶文化的影响   宜兴紫砂刻桃竹纹茶壶 宜兴紫砂茶壶(一组四件)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   端砚的石疵  就新砚而言,端砚的鉴赏,主要是针对砚上的名堂进行品头论足。端砚上的名堂,又分石品与石疵。端砚的价值取决于石质,以细润利于研者为贵。凡有碍研墨观瞻者皆为石疵。清 雕卷云纹端砚 清 蕉叶纹端砚清 犀牛望月端砚    一、端砚六大害  石疵与石品一样,古来名称多多,今揪出恶性重大者,名为“端砚六大害”。依序为:裂纹、虫蛀、五彩疔、铁线、金银线、铁捺等。这样的纳划分,纯属个人主张,或有耸听之嫌,但绝非危言。  第一害 裂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