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专题报道
民族传统技艺:新世纪的复苏和发展 苗族服饰网络上出售的精美的苗族银饰布依族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那坡的黑衣壮族以“黑”为美     11月2至4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协办的“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以“传统技艺与当代社会发展”为主题,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者对民族传统技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民族传统技艺再次成为“香...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失魂落魄”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徽州文化保护高峰论坛”,目前正在黄山市举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祁庆富在论坛上说,代代相传、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活态传承”。当前,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丢魂”,因而遭到破坏,是个普遍现象。    祁庆富指出,当前我们必须警惕的一些普遍现象是:一些地方打着文化遗产“原生态”旗号...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京剧为什么会姓"京"? 资料图片:中国上海京剧院的演员在法国巴黎演出京剧《王子复仇记》。 新华社记者 宋立东 摄    京门收藏家方继孝贤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哥儿俩见面,好用京语“逗闷子”,常常勾出一些美好的回忆,或者为“夜话”点题。这不,前几天继孝跟我说,自己开车带儿子去超市,扛出了一箱矿泉水,放在后备箱里。车到家门口,跟儿子说:“到后yǐr(蚁儿)把水(拿出来)送到楼上去。”儿子不解,“什么,后yǐr?”继孝感慨:本来很平常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怀化感受巫傩文化 看傩师表演绝技傩技:八十多岁老傩师表演铁锥穿身 (摄影 王振辉) 怀化是巫傩文化的主体地带    巫傩文化是古黔中地区的炎人族、神农氏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文化。史料记载,炎人是我国南方的远古先民,是一个庞大的氏族、部落。这个氏族活动范围宽广,图腾崇拜太阳鸟。太阳图腾、鸾鸟图腾是沅湘(即沅水、湘江流域)先民长期从事稻作农耕活动的产物,是傩文化的核心观念和形成标志。我国著名巫傩文化专家林河先生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令人信...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最接近王实甫原著的剧本编排,最接近清代曲谱的全套北曲唱腔。布满莲花的巨大玻璃舞台上,北方昆曲剧院这一出新戏,将是怎般模样――  大都版《西厢记》:昆曲回元朝?魏春荣饰崔莺莺    继白先勇将《牡丹亭》改编为青春版并获巨大成功之后,四大名剧先后被改编重排,包括江苏省昆剧院的《1699桃花扇》、上海昆剧院的全本《长生殿》。剩下一部《西厢记》,北方昆曲剧院在今年联合保利演出公司将它改编为“时尚昆曲?大都版《西厢记》”。这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将于11月...
查看更多
论坛
     摘 要: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这长达30年的历程背后,人们关于“人类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展而得以深化。因此,从概念到实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拯救方言就是拯救地方文化    日前,国家语委在苏州正式启动了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以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前来参加启动仪式的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开始急速变化,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这次启动有声数据库建设,就是为了赶在语言急剧衰变之前,全面调查采集国内语言、方言的基本状况和原始数据,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此举得到网友和语言学专家们的一致赞同。一位海南省临高县网友说:“我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工艺美术30年精品大检阅  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设计的珠宝天坛祈年殿。   卢 旭 摄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承办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 10月1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和其他工艺美术展览不同,此次展览不卖展位,不售产品,而是强调学术性与艺术性。展览集中了老、中、青三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院校教授以及著名民间老艺人的优秀之作,堪称当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程世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轻工业...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105岁“罗氏正骨法”传承人去世    ■罗有明老人生前为患者诊病■供图/罗有明家人    本网编者按: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中医正骨疗法”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氏正骨法”作为我国“中医正骨疗法”的重要分支,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古羌舞风
2008.10.15
论坛
古羌舞风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杨莉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使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还有羌族文化传承人的存在,全国唯一的羌族“原生型”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复制性”的家园(重建后的自然牛活环境)中“原汁原味”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因为羌族是一个原始文化痕迹留存相对完整并仪靠口传身授的民族,所以羌族的民间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生“体态符号”的形态。    一、羌族民间祭祀舞蹈“布兹拉”    (一)“布兹拉”与“释比”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