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多元文化共生将决定世界前程
2008.10.14
论坛
多元文化共生将决定世界前程 乐黛云 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曾梦想21世纪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纪;然而没有想到,战乱、暴动、屠杀依然遍及全世界。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当然多种多样,然而,深刻的文化冲突不能不说是众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之外,寻求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 目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冲突无疑已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前者企图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强行推广他们的意识形态,以图覆盖甚至泯没...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2008.10.14
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乐黛云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均衡发展的多元文化的世界,我们就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自觉,同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更加了解,对于他种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描述,也要更加了解。这对于在全球化时代欣赏其他文化,与之共存并交互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其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互相对话沟通,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 人类历史上空...
查看更多
解玺璋:比“申遗”更重要的保护
2008.10.09
论坛
解玺璋:比“申遗”更重要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是要保护它得以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拆旧建新是最不可取的。 这几年热了“申遗”。世界级的、国家级的、省市级的,上上下下,都在搞。据说,一些省市为了争夺某个项目的
归
属权,甚至打起了口水战,有点旧时代跑马圈地的意思。这也表明,大家都晓得这件事的分量,不肯小觑。 所谓“申遗”,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遗产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区别,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提法,说明了我们对于遗产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
查看更多
九月九日重阳节 登高望远赏菊花
2008.10.07
专题报道
九月九日重阳节 登高望远赏菊花【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
查看更多
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2008.09.28
其他新闻
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支持,逐步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规范和话语体系;二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对策,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记忆工程”和培养“接班人”,以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进一步科学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地域环境下的一定人类族群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外化表现形式,是世代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不...
查看更多
兴国山歌:传唱不衰的艺苑奇葩
2008.09.19
专题报道
兴国山歌:传唱不衰的艺苑奇葩 江西兴国县是“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国县通过培养山歌继承人,山歌文化进校园,挖掘整理传统山歌资源,开展群众山歌文化活动,使兴国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继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黄志勇 梅玲/文 赖福鑫/图 落在红土地上的艺苑种子 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世代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宋朝中叶,一种叫“跳觋”的迷信活动从闽西一带的客家人中流传到兴国,与兴国山歌...
查看更多
可与川剧媲美的婺剧变脸
2008.09.19
专题报道
可与川剧媲美的婺剧变脸 素有“徽戏正宗、京剧祖宗、南戏活化石”之称的婺剧,已于今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婺剧特技表演之一的婺剧变脸,也于今年5月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以“扯脸”为主的川剧变脸 提起“变脸”,人们总想到这是川剧的绝活。川剧的变脸确实富有特色,转一转头或扭一扭身,瞬间即能变出各种各样的脸谱,使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然而,“变脸”在拥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婺剧中也是一项特技,婺剧变脸不仅历史悠...
查看更多
哈尔滨老剧院争唱二人转 本土二人转发展堪忧
2008.09.18
其他新闻
哈尔滨老剧院争唱二人转本土二人转发展堪忧 近日,哈尔滨市民小王邀请几位南方好友到亚细亚电影院看晚场电影,可进场后他们才发现,电影放映厅竟改成了二人转剧场。 如今,哈尔滨十几家老电影院、文化宫纷纷改头换面,卷进二人转市场的扩容热潮之中。各方“诸侯”跑马圈地,让人们眼中原本“土掉渣”的二人转火了起来。 风光一时的“百花园” 在哈尔滨这样一个有着时尚活力和历史韵味的城市里,老道外一直都是民俗文化汇聚的地域,二人转剧场也是在这里孕育生长的。 回忆最早...
查看更多
非遗“绝活”成“绝唱”? 建议政府补贴传承人
2008.09.16
专题报道
非遗“绝活”成“绝唱”?建议政府补贴传承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绝活 政府补贴 摘 要:广州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却只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5项,代表性传承人19人。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前年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技师认证工作,最后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者仅有6人。市政协对此专题调研后发现,广州“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记者了解到,出现这种情况是“非遗”行业内外交困的结果。一方面,工艺美术等...
查看更多
600年皇家粮仓与古老戏曲 遗产在遗址上暗香
2008.09.16
其他新闻
600年皇家粮仓与古老戏曲遗产在遗址上暗香 一个是传承600年文化的古老戏曲――昆曲,一个是承载600年历史皇家粮仓,文化遗产与历史遗迹,在共同传承着文化的暗香。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戏剧源头之一,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昆曲的表演注重歌唱与念白、舞蹈与身段巧妙而和谐地结合。演员行当分明,各有其表演的特殊程式和技艺。 昆曲通常以竹笛...
查看更多
1
244
245
246
247
248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