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保护我国当代原生态民间舞蹈之我见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朴永光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而言,我国当代民间舞蹈存续于三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由普通民众负载,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承传的民间舞,学界通常称为原生态民间舞蹈;由职业舞蹈工作者经过收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教材,且用于培养专业舞蹈演员教学中的民间舞以及在民众中为了自娱或为了健身而普及的形态,可为次生态民间舞蹈;而为职业或非职业舞蹈工作者...
查看更多
论坛
蒙古族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 生态保护之再关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马铁英   蒙古民族在若干世纪中发展、演进的种族群系史实性研究及结题定论已作为历史文献,是被事实及民族学者群的史考研究证明了的。本文提及只是对民族群系研究范围及区域的限定,并无种族研究之意。   古蒙古人与宇宙、大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细石坚砾、溯风浮云以及其它生物种群(牛、马、羊、驼、雁、树、草、花……)和谐共生。他们在与大自然相知相通相融的过...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刘 祯  中国戏曲有丰厚的资源,自宋金时期形成迄今千余年,形态更迭不断,却一直兴盛不衰,这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和特性。与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的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早已难觅其迹,只有被历史剥蚀的、残缺的石头剧场尚存一些痕迹,其艺术形态完全变成文本文献的历史记忆。中国戏曲则不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更迭递嬗、新陈代谢,由民间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声腔”,迄“花雅之争”而出现地方戏蓬勃的局面。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圆满落幕杭州余杭滚灯表演  浙江文化信息网(苏唯谦):龙舟竞渡,粽子飘香。作为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浙江省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5月30日至6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成功举办。  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党委书记郭沫勤,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杭州市副市长陈重华,浙江省文化厅领导...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草原民风集缀     悠悠岁月,茫茫草原。世居于此的蒙古牧民,秉赋草原的灵性、智慧,同时把自然、美丽回还草原。碧草荣枯,穹庐转徙。牧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草原一起汇聚为一条涓涓河流。我们撷取这涓涓河流中的几朵浪花,希冀展现草原“风吹草低牛羊现”的美好景致……   天籁之音——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草原是音乐的海洋。那...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 在云南隆重召开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进入整体实施新阶段   2004年4月13日至4月16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在云南隆重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陆耀儒主持,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周和平、云南省省长助理丹珠昂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方新、云南省文化厅厅长贺光曙、文化部社图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让国宝再现辉煌 ――记南京云锦的保护与传承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一架硕大的织机引起众多人的兴趣,纷纷驻足观望。这便是被称为中国织锦工艺“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   南京云锦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曾长期用作皇家御用品。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消亡,云锦失去了帝王的消费群体,其织造业也从顶峰走到了低谷,以致濒临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十分关注与...
查看更多
人物
民间美术的守护者――王树村王海霞  1923年,王树村出生在天津杨柳青镇。杨柳青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那里的郊区良田四野,草木葱郁,杨柳依依。明代以来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运粮输米的必经之地,漕运发达,镇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书场茶肆座无虚席,客栈戏楼灯红酒绿。杨柳青的年画更是闻名全国,整个镇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著名的齐健隆、戴连增画店就坐落在此。清代,杨柳青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经济实力强大的齐、戴画店出重金请来了钱惠安、徐白斋等著名人物画家,为画...
查看更多
论坛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还需建立文化结构形态的系统化研究李玫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当我们讨论文化艺术遗产保护时,多半是指那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遗产。这种保护对象的价值以及保护措施的投资易于评估、预算,通过保护计划,文化遗产的资产利润也是可预测及可实现的,因而也就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及资助。政府和社会团体及国际组织都有长期和系统的保护及重建资助计划。  然而,依附于个人存在、身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遗产,即无形文化遗产则通常被忽视而面临严重困境,甚至即使...
查看更多
论坛
二十一世纪一场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李莉  2004年2月24日的参考消息,头版头条登出一篇以醒目的黑体字写着――“五角大楼机密报告警告――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全球性灾难”的文章.。文章的要点是:未来人们将为生存而战,而不是为了宗教、意识形态或民族荣誉。到了2007年,惊涛骇浪将坚无不催,使得荷兰大部分城市没法居住,像海牙这样的城市将被夷为废墟。在2010年至2020年之间,欧洲的气温将下降,从而使其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英国的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