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地方新闻
7月6日至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绍兴柯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金华主题馆特设“婺风遗韵”非遗美学展、“拾遗·美谈”分享汇,另有15个非遗项目参加浙江省专场活动,21个非遗项目参加展评,《先锋》和玉山大鼓为本届博览会奏响迎宾曲,《乌龟端茶》活跃在“非遗大舞台”,婺剧《穆桂英》片段在美学展现场赢得领导嘉宾一片盛赞,金华非遗华美亮相,美物美颜,美陈美展,美不胜收...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京郊村落形成、变迁的历史,是华北研究以及所有乡村历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社会史学、民俗学、历史人类学对京郊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果,但以艺术史为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京郊古村落空间布局的演变与族商和城乡之间礼俗互动机制的联系,还有待深入。而永定河畔乡村中出现的“龟形图式”现象及其空间关系、空间变迁或可成为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空间图式;世俗趋势;轴线;京郊文化 关于北京京郊乃至华北区域的研究,多...
查看更多
——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四版)出版之际
专题报道
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正在进行胎体制作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 非遗意识缘于文化自信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水利工程和旅游业的兴起等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因此被毁掉的古迹有不少。如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使之免于毁灭,从20世纪7...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苗绣传承人把手艺教给村民们(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摇青”工艺(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潘鲁生(右二)与同仁们在黄山市做田野调查(供图:中国民协) 曹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彩绘”工艺(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淮南子》“天文训”“时则训”中对“闰”年、夏历与节气、十二音律与节气的关系的描述,以及相关历史、科技文献,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论依据以及“冬至”为第一节气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这有助于厘清民间、媒体、网络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诸多误解。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双春年;置闰;冬至;夏历;十二音律;排序 引言 2023年是双春年(闰二月),立春分别在农历正月十四日(公历2023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川省于2019年在全省开展“百舟竞渡迎端午”“千龙千狮闹新春”“万人赏月诵中秋”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简称“‘百千万’群众文化活动”)。5年来,“百千万”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并产生了一些连锁反应,不仅提升了承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了相关人员,还推动了文旅融合,群众...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由于时局之变而导致旧礼被废止、旧体制内人员被遣散下放的事,在历史上屡屡发生。以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梵乐为例,作为皇家礼乐的大相国寺佛乐,因皇家的消失而流落民间,由礼入俗,从礼乐蜕变为俗乐,势所必然。正因为这种为生存而转型的文化适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因原有生存空间的被挤压而消失,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以俗复礼便成为可能。在复礼时,时代之俗的嵌入、世俗观念和世俗知识对礼乐的影响不可避免。虽然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动下以俗复礼成为可能,但时间流逝,物变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国之交在于人相亲,人相亲在于心相交。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邀请东盟多国的朋友在首府南宁沉浸式体验“壮族三月三”传统民俗,增进中国和东盟民众的交流交往和互动互信。 作为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简称“非遗周”),吸引了来自中国25个省(区、市)和8个东盟国家...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23日至24日,第七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苏州举行,并通过微信视频号全程同步直播。本届论坛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主题,聚焦传统工艺系统性保护和非遗学科建设,总结2015年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案例和实事求是的理论态度,探讨传统工艺系统性保护的有效路径,探索构建新时代非遗学理论基础。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全国40余所院校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入选论文作者,以及线上观众等参与了本次论坛。 本届论...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0期:2023年6月5日—25日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再版发行 3.“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武汉举办 4.恭王府推出良辰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