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
2023.03.24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苗绣,设立非遗工坊。近年来,工坊通过开展传统技艺研究、苗绣就业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等活动,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依托舞水云台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和设计销售平台、施秉县舞水云台公司苗绣产业基地的场地、师资及培训设施,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吸纳1290余名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人员就业,助力其年收入达1.8万至3.5万元。截至2021 年底,工坊开展公益性技...
查看更多
《玛纳斯》,千年史诗焕发生机
2023.03.23
专题报道
《玛纳斯》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堪称“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2006年,8部23万余行《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史诗《玛纳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4月6日,历时10余年,8部18卷23万余行、2000余万字的《玛纳斯》汉文全译本首次发行。 随着时代发展,为了让各族观众接受、喜爱《玛纳斯》,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丰富。1984年,《玛纳斯》第一次从草...
查看更多
地方性知识耦合:沁河下游流域的小麦耕作与二十四节气
2023.03.21
论坛
【摘要】沁河下游流域是我国传统的麦作区,农人们结合小麦的生理特性和当地气温变化,形成科学完备的小麦耕作时间表。将小麦耕作的时间节点与二十四节气节律紧密融合,形成固定的节气耕作模式;并将地方物候知识与小麦耕作过程充分结合,在小区域内对二十四节气节律进行纠偏。由此,在长期的麦作实践中,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将二十四节气和地方性知识有机耦合,形成综合、立体的麦作生产知识系统。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沁河下游;麦作;二十四节气 沁河是黄河...
查看更多
“非遗+”加出旅游新空间
2023.03.21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发布。《通知》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对在旅游空间范围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要加强保护传承,提升展示利用水平。鼓励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中选择适合的代表性项目进旅游空间”;“要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查看更多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春分:翠染茶山,春意浓
2023.03.21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春分:翠染茶山,春意浓
2023.03.21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空间与生态:布依族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生态智慧
2023.03.20
论坛
【摘要】传统农作技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其农耕文明悠久,在土地利用技术方面尤为突出。几千年来,布依族于复杂山地环境与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营造了良好的空间结构,实现了人地和谐。基于历史视角,系统审视布依族传统农作技术中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现其在土质区分、种植方法、耕作方式层面有着高超的技术,蕴含着调节生态秩序、平衡生态关系、拓展生态空间、规范生态伦理等方面的生态智慧。合理利用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布依族土地利...
查看更多
彭兆荣:论仪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固体—活态”结构
2023.03.16
论坛
【摘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里,仪式名列其中。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名符其实。“礼仪”于是成了一个中式文明传统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切入路径。人类学、民俗学对仪式的研究成就斐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守正创新”。笔者认为,中式仪礼之范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尤其需要守正创新,这既可以教化于民,也可以传承于后。 【关键词】仪式谱系;人类学研究;礼仪之邦;非遗传承;固体活态 引  ...
查看更多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通知
2023.03.16
通知公告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省直文艺单位,省内有关艺术院校、民营艺术院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升我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创作、演艺专业化水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定于2023年10月中旬在...
查看更多
四川省举办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
2023.03.16
地方新闻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省直文艺单位,省内有关艺术院校、民营艺术院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升我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创作、演艺专业化水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定于2023年10月中旬在...
查看更多
1
37
38
39
40
41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