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专题报道
高考后放松身心,旅游是绝佳选择。选择有意义有品位的出游线路,会为旅程增添几分意趣,增加几分色彩。 高考前夕,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山西省10条非遗旅游主题线路,展示三晋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打造“跟着非遗去旅行”品牌,游客可以在旅行中体验三晋非遗的无穷魅力。 省文旅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精心设计的非遗线路具备代表性、舒适休闲性和互动参与性的特点;体验线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展示特质鲜明的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按照区域分布,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前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紧紧围绕非遗系统性保护、非遗可持续发展、非遗进景区、非遗促消费等内容,组织各地文旅部门,在全省同时开展系列活动,共同掀起非遗宣传展示热潮。加大非遗宣传和影响力,营造非遗保护传承良好社会氛围的同时,让非遗走进群众、融入生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不断推动非遗促消费形成示范效应。 2023年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茶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增进文明交流的纽带,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理念传播到五湖四海。为以茶为媒不断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联动国际组织和中国驻外使领馆、使团,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在全球42个国家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活动,通过实物、图片、影像、表演等形式,吸引海外民众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 展茶文化魅力  讲茶文化故事 “茶和天下”·雅集——安徽、福建、浙江茶文化观光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2日,云南省第二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在同德昆明广场启动,乌铜走银、白族扎染、皮雕、剪纸等非遗项目亮相活动现场,精彩的宣传展示、展销展演活动,让广大群众共享多彩非遗盛宴。 本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据悉,“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以“忆美云南·非遗伴礼”为主题,坚持源于非遗、匠心独运,连接生活、贴近消费,传承历史、绽放光彩的宗旨。自2022年创办...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的通知 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发〔2023〕86号)要求,现将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关于开展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的通知 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发〔2023〕86号)要求,现将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
查看更多
要闻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5月21日中国农历小满节气,由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永兴东润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夏·非遗华夏秀—小满到秋分”亲子时装秀活动在该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本次“非遗华夏秀”以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的“二十四节气”为设计灵感,提炼生肖兔的形象,将苗绣、苗族蜡染、侗族蓝染植物染、扎染等非遗技艺结合当代生活方式中的时尚趋势进行现代...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山海起新潮,闽宁情更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巩固闽宁文旅经济对口扶贫协作成果,推动闽宁两省非遗文化交流互鉴,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指导下,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春雨工程“不忘初心 情牵闽宁”——宁夏非遗走进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高台社火实现活态传承,鹤庆县新华村银器亮相滇西各大景区……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现非遗活态传承、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苍山洱海间绘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文化生态美丽画卷。文化和旅游部今年1月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位列其中。 政策+资金 夯实保护基础 2011年1月,大理州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多年来,大理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
查看更多
论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不少人眼中,非遗就像老古董一样,有点高冷,只适合摆在博物馆的展架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最近这几年,只要你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非遗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从书签、文具、茶杯到时装、家电、数码产品,从吃的、喝的到玩的、用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含有非遗元素。 将非遗摆渡进现代人生活的是设计。设计让非遗“活”了起来、“潮”了起来。与此同时,非遗也为设计带来了很多灵感、素材和手段。 非遗丰富了现代设计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