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20)
机构
(0)
政策
(6)
资讯
(385)
清单
(60)
资源
(57)
学术
(92)
百科
(0)
其他
(2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江苏:领略非遗传承创新的时代新活力
2023.05.04
专题报道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非遗遇上了科技,苏绣能生发出什么样的新活力?紫砂壶的花纹和样式到底是怎样烧制而成的?融合了文化与故事、技术与技艺的建湖杂技诗剧会带来怎样的视听感受?让南京金箔一张仅0.0001毫米厚度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龙口淮剧小镇,“非遗+文旅”深度融合的淮剧实景秀是如何俘获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在“五一”期间走...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让生活更有温度——浅谈非遗活化与设计创新
2023.05.04
论坛
“好时光”汝瓷盘和“福禄”汝瓷瓶 朱晓辉、喜多俊之 剔犀心形首饰盒套组 何鹏飞 “丝叶”葫芦胎漆艺发饰 费博 木棉纺线桌旗 符英玉、杨丽 “一日一字”书法套装 原博 “柿子盒”大漆首饰盒 钱之初 【学人谈】 彰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自信,凝聚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近年来...
查看更多
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
2023.05.04
地方新闻
人间四月芳菲盛,申城无处不茶香。4月28日上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广播电视台指导承办的“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在百花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省政协副主席朱焕然,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荣誉会长刘仲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故宫
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文慧,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福建:探访山海间的非遗创新
2023.04.23
专题报道
流传千年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如何打造出征服海洋的大国重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莆田木雕,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化精髓?被称为“南派布袋戏”的晋江布袋木偶戏,与现代机械创新融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福鼎白茶的无限创新应用,我们又能窥见怎样的中华智慧?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非遗里的中国》揭秘吧! 今天20:00档,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走进福建,开启大家期待已久的福建非遗之旅...
查看更多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谷雨:碧绿连绵,采茶忙
2023.04.20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谷雨:碧绿连绵,采茶忙
2023.04.20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两岸专家研讨“班春劝农”节气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大家为之心动”
2023.04.18
地方新闻
“班春劝农”典礼现场(供图:遂昌县人民政府) “‘班春劝农’是中华节气文化的精髓,这个仪式在浙江遂昌传承了400多年,作为中华儿女,就是觉得很喜欢!”4月14日,盛大的“班春劝农”典礼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举行,台北
故宫
博物院原文创部门总经理、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何春寰在现场这样表示。 再现经典场景 作为第九届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的重要活动,“遂昌‘班春劝农’非遗活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启示研讨会”14...
查看更多
北京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2023.04.17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遗绢人制作技艺 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北京现已建立国家、市、区三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类别,并得到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保障项目传承有序。今后,北京将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抢救性记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重点支持大众传承、覆...
查看更多
从概念到制度:“文物”向“文化遗产”演进的逻辑及路径探析
2023.03.30
论坛
【摘要】我国的文物保护制度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点,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到相关的管理规定一直延续最初的基于静态遗存的设计。相应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则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中国大运河虽然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文物保护制度在世界遗产框架下内涵外延、价值体系以及管理规定的不适应性。“文物”向“文化遗产”的演进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更需要进行制度化的安排。系统的法律保障、多部门的共同管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构成其基本的演进路径...
查看更多
道法自然:中国古琴斫制技艺文化简论
2023.03.27
论坛
【摘要】中国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在有关古琴与制琴的历史文献中,宋代以前的典籍强调参悟天道,尤其重视法度和实践意义;明代典籍更加注重方法论;清代典籍则基于可参考的前代资料,既有系统化的理论架构,又有更完善的技术规范。制作一张好琴,要满足好看、好弹、好听三个标准,既要道法自然,传承古制法度和技艺要领,又需要结合时代的审美和技术。同时,不能忽视古琴制作前、中、后各期控制时间的艺术,以及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然;古琴;斫制技艺;法度...
查看更多
1
8
9
10
11
12
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