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大暑
搜索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7期:2021年4月12日—25日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开展《非遗法》专题学习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赴地方调研《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 ▲2021年度黄河流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在陕西西安举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保护成果,分享保护经验,推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开展,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4月21日-24日,云南省2021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非遗+旅游”现场交流活动在大理举办。 会议现场 省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非遗传承人虽得到了许多方面的扶持,但是总体来看,仍然面临各种生存和发展难题,存在许多难点、盲点及痛点,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1日,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会2021年全省非遗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厅党组工作部署和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研究“十四五”时期四川非遗保护工作面临形势和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并就推进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了全面安排。文化和旅游厅、泸州、绵阳、南充、雅安、阿坝、甘孜等市(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6个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市(州...
查看更多
要闻
4月16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颁奖仪式古籍修复工作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饶权,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以及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古籍修复竞赛获奖修复师代表、有关专家和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主持。 饶权表示,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1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壮族三月三 相约游柳州”2021年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开幕式在刘三姐大舞台举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开幕。国家一级演出监督、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基金理事、本次山歌邀请赛评委组组长宋官林出席活动。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蒙启鹏致辞。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嘉兴着力打造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依托科技、携手教育、融合旅游,人们由此触摸到有温度的百年党史。 从红色旅游升温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到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广泛激发爱国热情,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这样“活”起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十件民生实事”是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事业的“重头戏”,“公共文化惠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根据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要求,今年全省将举办50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贯彻落实“十件民生实事”的工作部署,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覆盖全省各地、覆盖全年、覆盖非遗项目类别、覆盖线上线下等“四个覆盖”原则,遴选出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重点活动”,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2021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系列活动”将于今年5月17日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自今年5月至10月将开展8项系列活动。其中,5月17日至19日在银川举办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两晒一促”优品大赛,参赛者通过提交作品和现场同台竞技的方式进行比赛,在去年只评选优秀非遗作品的基础上,今年增设“两晒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形势下的非遗传承保护新路径,努力推动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700多个,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超17万人。 小工坊关联大产业 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卞辉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推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经验,鼓励各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提高工坊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抓紧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