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论坛
当代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的理论思考周菁葆    维吾尔木卡姆的收集整理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1960年出版《十二木卡姆》(即喀什木卡姆)曲谱。三十三年后,即1993年,又重新记录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之后,在吸收各方面意见后,第三次出版了《十二木卡姆》,这样一来,十二木卡姆就有了三个版本。尽管有学者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仅一种木卡姆就已出版三次,应该说,收集整理工作基本告一段落[1]。如果对十二木卡姆再重新搜集记谱,再用八年的时间,到2014年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青春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旧曲新唱”    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现在正在以令人痛心的速度快速消亡。随着经济的大发展,西部的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诸多原因,人们的生态环境以及劳动生态方式发生变化,很多风俗活动不再举行,与此相关的民族音乐也就慢慢消失了。  鉴于此,我国目前已经加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步伐。除了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抢救性保护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放进高等教育的机制和模式中,培养年轻的民族文化人才,已成为有识之士...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政协委员建议"雷锋精神"申遗 文化部:不符合要求     “雷锋精神”建议申遗   委员刘江龙表示“雷锋精神”从自觉自愿行为退化成充满形式的纪念行为  为了避免“雷锋精神”消失,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副区长刘江龙提交提案,建议将“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提交的《关于将“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中,刘江龙表示,“雷锋精神”的说法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一度影响非常广泛。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乌孜别克族的音乐      1.歌曲     乌孜别克族的歌曲种类很多,其中有舞蹈歌曲、礼俗歌曲等。乌孜别克木卡姆是民间传统古典乐舞套曲,计有巴维特、乌夏克、都尕、西尕、恰尔尕、潘吉尕等六部。每部含散板序唱、若干声乐曲、器乐间奏曲和歌舞曲。同一套曲内各段的唱词内容并无有机联系。开头几首叙诵性较强,后面部分常富于舞蹈性。速度一般由慢渐快,情绪多由深沉渐趋热烈。各段歌曲之间常有器乐间奏曲。节拍节奏繁复多变,各种节拍有规则地交替。相同的节拍亦有各种不同的节奏型...
查看更多
论坛
什么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软实力                      ――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除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之外,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影响他人他国的精神和文化力量,这其中包括国家的外交能力、文化输出能力、价值观、文化产品、精神财富等等。近日,记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走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田青认为,尽管近年来“软实力”这个词汇已频频见诸媒体,但它显然不如经济、政治力量那般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珍品目不暇给清代藏族手术器械,每一件都刻著精致的图案    昆剧、古琴、木卡姆、长调,已先后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不过,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岂止此数?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出三百多幅图片及百多件实物,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一千零二十八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于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向新闻界介绍了部分展品。  狍皮服装已成绝响  踏进展览...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乌丙安       【论文提要】 本文旨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的含义和表述的界定及其具体的分类认定,力求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尽可能从三个阶段的历史文献中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的所有依据,从而确认这个概念的产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独特青瓷烧制技艺传承千年        日前,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注册号为0025,将及有可能领取一张世界级的金名片,这在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中还是首次。    龙泉市政府副市长徐炳东告诉中新社记者,在去年的第二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上,龙泉青瓷曾会同国内其他八大窑系提出共同申遗的目标,“今年我们通过不懈努力,龙泉青瓷终于率先走...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视点:“达斯坦”能否千年续唱    作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达斯坦”曾经使天山南北牧民部落和绿洲居民的生活斑斓多彩。然而时下,“达斯坦”的活力正快速枯萎,人们担心,年已古稀的传唱艺人们能否千年续唱“达斯坦”?     传唱艺人的孤独传唱     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一间哈萨克族民房里,传出“达斯坦”《斯路恰西》的歌声。77岁的老人哈孜木?阿勒曼,正在忘情地叙述长发美女斯路恰西和爱人阿勒泰的爱情故事。这首长长的叙事史诗,可以唱上整整半天...
查看更多
人物
  玉素甫江:维吾尔族鼓吹乐传人 痴迷纳格尔艺术的老人     在伊犁生活久一点的人都很熟悉悠扬欢快的鼓乐―――苏乃依和纳格尔(铁鼓)。“在绿洲、在乡村,吹响苏乃依/敲起纳格尔鼓/人们就会纷纷从田间地头涌来/木卡姆在他们手中、心灵中、目光中展开/他们自身已经成为一件发出美妙音响的乐器……”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乐器在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维吾尔族鼓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