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通知公告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名单 (共3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兰花(女,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四队村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民间器乐代表性传承人王安江(苗族)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坪村村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玉素因·亚亚(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央塔克乡亚克勒克吾依拉村村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刀郎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史呈林甘肃省环县环城镇村民,国家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二)       五、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691号:蒙古族萨吾尔登     女子群舞:《萨吾尔登》     表演者:刘娜、奥登高娃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选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的四个“表情”    1028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10个被涉及的保护单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专有名词的不为人知,到如今各地争相申报非遗项目,珍视自己的文化遗存,应该说,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笑容:保护成果卓著    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参与之下,在各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聚焦“非遗”保护:“十二木卡姆”在保护中前行 莎车民间木卡姆演出队在公园演出     位于新疆昆仑山下的莎车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神奇独特,数千年来不仅流传着水神共工、农神后稷等神话,而且诞生了十二木卡姆。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各方的保护和发展下,如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5月17日,一个周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铁匠阿地里?阿不都克热本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自己经营的铁铺,他穿过小区,来到附近一家公园的空地。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人,有的拿着手鼓...
查看更多
奏出新乐章
2009.06.05
专题报道
奏出新乐章 ――新疆特色文化焕发生机     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叶尔羌广场上,矗立着一尊洁白的雕像,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手拨弹拨尔琴,似乎有乐音在琴弦上汩汩流淌。姑娘名叫阿曼尼莎汗,她的弹拨尔诉说着草原上一个最动人的真实故事――   公元16世纪,叶尔羌汗国君王拉失德打猎途中,偶入一户打柴人家。砍柴人的女儿阿曼尼莎汗拿起弹拨尔为他弹唱,美妙的乐音和动人的歌词令拉失德深深陶醉。不久之后,出身贫寒的姑娘嫁入王宫。共同的爱好使王宫变成了艺术的殿堂,她和君王一起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国务院2006年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将于6月12日至6月14日在北京举行!将有羌族、蒙古族、藏族、哈尼族、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穿越500年:从阿曼尼莎汗到木卡姆的今天   阿曼尼莎汗陵  木卡姆艺术传承人  近日,“南疆四地州首届旅游纪念品大赛暨展示展销会”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举行。别具民族风情的十二木卡姆表演成了展销会的一大特色,明快的旋律、高亢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如痴如醉的表情,寄托着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对生活的礼赞和对幸福的憧憬。  4月22日,记者到达木卡姆的故乡――莎车县,开始了一段寻访木卡姆的旅程。  阿曼尼莎汗:  一首宁静悠远的歌  十二木卡姆与阿曼尼莎汗(1...
查看更多
论坛
对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赵丽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中发布的最新定义,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
查看更多
论坛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杜亚雄    生活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和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是同宗、同根、同源的兄弟民族。根据历史记载,裕固族和维吾尔族都溯源于公元7世纪居住在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由此上溯还可 以追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和秦汉时期游牧在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    公元840年,回鹘因受黠戛斯的侵袭,加之大雪成灾,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分三支从蒙古高原向西、南两个方向迁徙。西迁的回鹘人一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韩共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于它与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导致中韩两国学术界和民间舆论一度在这一问题上出现激烈争议。    本月7日至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出席该论坛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在发言中就当年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事件给予正面回应,其文客观平正,显示了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