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0)
机构
(0)
政策
(2)
资讯
(35)
清单
(11)
资源
(1)
学术
(10)
百科
(0)
其他
(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常时期 “遗”起防疫——江苏非遗传承人携手抗疫纪实
2020.03.22
资讯
2020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迟。一场疫情阻击战,成了全民参与的“主战场”。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后方战场”,人们同样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为更好地为这场战“疫”鼓与呼,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部署安排下,各地非遗传承人纷纷行动起来。参与省文旅厅出品的战“疫”主题歌曲《迎向春光》录制,变身“主播”开起非遗网课,线上非遗展24小时不闭馆,抗疫主题的非...
查看更多
“非”常时期 “遗”起防疫——江苏非遗传承人携手抗疫纪实
2020.03.22
专题报道
2020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迟。一场疫情阻击战,成了全民参与的“主战场”。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后方战场”,人们同样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为更好地为这场战“疫”鼓与呼,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部署安排下,各地非遗传承人纷纷行动起来。参与省文旅厅出品的战“疫”主题歌曲《迎向春光》录制,变身“主播”开起非遗网课,线上非遗展24小时不闭馆,抗疫主题的非...
查看更多
河南稀有剧种再度唱响清华园
2019.12.12
要闻
原标题:非遗传承线上线下各有风景 河南稀有剧种再度唱响清华园 稀有剧种唱主角,活态传承进清华。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支持,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的“中国非遗戏曲进校园——2019清华大学校园戏曲节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河南稀有剧种太康道情、延津二夹弦、商丘四平调、永城
柳琴戏
、濮阳大平调、安阳淮调、沁阳怀梆等稀有剧种经典大戏...
查看更多
连续三年开办“研培计划”表演培训班帮传承人提升技艺——地方小戏越来越有戏
2019.12.11
专题报道
从2017年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支持下,山东针对省内传统戏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开展集中培训,帮助80余名传承人提升技艺,为非遗小剧种的传承发展注入后续动力。 因人因事施教 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12月4日,2019年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在汇报演出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不仅表演了吕剧《姊妹易嫁》、茂腔《寻儿记》等各自剧种的剧目...
查看更多
刘莉莉:凭拉魂腔唱出沂蒙精神
2019.03.05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此次全球瞩目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非遗领域的代表和委员出席了大会。作为代表和委员,他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察民情、聚民智,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为非遗代言、为行业发声。同时,他们也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报从中遴选了9位来自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代表和委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既为展示他们的风采,也为呈现近年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扶贫、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 2月26日...
查看更多
山东花鼓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山东花鼓又名“花鼓丁香”“打花鼓”等,是一种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曲艺表演形式。其流行区域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中心,活动范围波及山东省全境及周边省市农村。 山东花鼓历史悠久,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杂扮或曰杂班……多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今之打和鼓……散耍皆是也”。清中叶前后,流行于菏泽市、济宁市等地的南路花鼓表演形式已发展比较完备,少数以一人打花鼓演唱,多数则二人对口演唱,成为山东花鼓主要演出形式。清末,不少地方已由一人多角发展为几人分角...
查看更多
茂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高密市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
查看更多
茂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胶州市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
查看更多
柳琴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临沂市
柳琴戏
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
柳琴戏
”。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交接地区。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而成;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
柳琴戏
唱腔音乐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其曲调包括“起板”、“导板”、“拉腔”、“射腔”、“叶里藏花”、“回龙调...
查看更多
柳琴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徐州市
柳琴戏
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
柳琴戏
”。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交接地区。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而成;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
柳琴戏
唱腔音乐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其曲调包括“起板”、“导板”、“拉腔”、“射腔”、“叶里藏花”、“回龙调...
查看更多
1
2
3
4
5
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