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搜索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圆满落幕    由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具体策划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于3月16日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历时33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是我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次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规模重要展览,目的旨在深入宣传我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和保护措施,全面反映我国在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靠什么留住民间口头文学    夏天的晚上,稻场上,槐树下,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着蒲扇,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D?D这是许多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这种风景,如同刻印在脑海中的画卷,随岁月流逝而一页页翻过。    口头民间故事曾经是最为鲜活、最有生命活力和原生态性质的文化景观,千百年来不胫而走,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像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凝聚着异常丰富、令人惊叹的民族精神,透露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好的心灵,蕴含着发人深思的社会哲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形成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为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我国实施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全社会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调动传承主体的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非遗”         随着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的过去,首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的闭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大型活动带来的热度,在活动散场之后并没有降温,与前稍稍有所不同的是,一些理性的、冷静的思考更多地得到了表达。在种种言说和论争的“喧嚣与骚动”之后,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潮流”之后的悖论。     一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人士提出“申报制不如普查备案制”,引起了新的讨论。尽管人们对这些方案设...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蒙古族长调的尴尬:如今还能在哪里听到?      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口头文化。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虽然内蒙古正在积极做工作,目前蒙古族长调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却步履艰难,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历史上长调民歌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通辽市科尔沁草原,原生态蒙古族长调民歌几乎听不到了;内蒙古从事长调演唱和研究的专业人员不足百人,随着长调老歌手的相...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见成效  50多种基本步伐,300多个单一舞蹈语汇,享有汉族民间歌舞典范之誉的中国花鼓灯艺术,近日在京举行高端学术研讨。来自国内各地的50余位知名花鼓灯学者、流派代表、传人等,就花鼓灯艺术保护与发展、院校的教学与传承等进行探讨。  中国花鼓灯分布于沿淮流域,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夏代,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近年来,跻身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行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后,花鼓灯保护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传统节日图片展”在文化部隆重展出  2008年1月22日,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传统节日图片展”在文化部一层大厅隆重展出,此次展览将跨越春节,为期40天。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给了我们荣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侧记    连日的和煦阳光给今春的北京带来了温暖。2月28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上,更是春意融融。来自全国各地的88位传承人齐聚一堂,代表777位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流经验,沟通心得,共同展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美好前景。    来自朝鲜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彝族等不同民族、不同项目的传承人,身着只...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2008年4月24日上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协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新华网济南6月10日电(记者  王海鹰)6月14日是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近几年,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空前重视,有的忙着申遗评奖,有的忙着举办论坛……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是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