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00)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231)
清单
(82)
资源
(13)
学术
(61)
百科
(0)
其他
(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湘西
苗族鼓舞:在千年鼓声中舞出时代新意
2015.04.20
专题报道
石顺民(左一)在表演
湘西
苗族鼓舞。
湘西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每个村寨都有打鼓高手,爱好打鼓的年轻人既可以跟随自己喜爱的鼓手学习,也可以自己琢磨、发挥,好的鼓手往往都有自创的击鼓技法和舞蹈风格。时至今日,
湘西
苗族鼓舞之所以有数十种不同风格的表演技法,是与一代代鼓舞艺术家的努力和创新分不开的—— 2013年,笔者曾在湖南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鼓王争霸赛暨国家非遗传承人选拔赛”决赛现场,目睹了新一代
湘西
苗族鼓舞鼓王的诞生。这场盛会...
查看更多
让非遗“活”起来——湖南非遗保护现状探析
2015.01.26
专题报道
2014年底,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南有19个项目入选,数目排全国第六位。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这称呼太雅,可其实它们都渗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你到
湘西
看一场傩戏,这可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如果你穿一件有湘绣元素的衣服,湘绣制作技艺同样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果你去吃一碗杨裕兴面条,其制作技艺也是省级非遗项目。 保护非遗,不仅是国家行为,也是世界行动,因为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非凡。 可...
查看更多
湖南
湘西
“非遗”项目在民间得到“活态传承”
2014.10.29
其他新闻
湖南
湘西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捞车河村是土家织锦的发源地之一。为了不让日渐稀有的土家织锦技艺失传,土家织锦的传承人刘代娥在村里开办了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每年为众多徒弟传授技艺,来参观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10月18日至24日,武陵山区(
湘西
)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在凤凰县举行。
湘西
自治州副州长艾可知表示,近年来
湘西
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服饰、
湘西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成效显著,产生...
查看更多
民间力量是非遗保护主体
2014.10.22
论坛
湘西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非遗生产性保护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护工作也进入良性循环和活态传承阶段。许多地方非遗保护的实践表明,突出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才能有效地把非遗保护工作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 近年来,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创新保护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查看更多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2014.07.15
论坛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诸国本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制订行业标准时应该注意的。 我国的非物...
查看更多
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
2014.07.15
论坛
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和管理,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生态保护区的监测评价,对利用数字化保护成果,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弘扬和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此工程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信...
查看更多
昔日“打鼓匠”今日成了“大明星”
2014.07.15
专题报道
昔日“打鼓匠”今日成了“大明星”——记湖南常德“鼓书”的振兴之路 湖南常德鼓书艺人占洋和谭惠芳合演的孝鼓作品《西瓜的秘密》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中,湖南常德的收获不小,选送的两个孝鼓节目《传承》、《赈酒也烦恼》表现不俗,双双获得曲艺类群星奖,“鼓王擂台赛”活动获得项目类群星奖,常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袁学明也被命名为“群文之星”。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常德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近年来对“鼓书”艺术传承发展的持续投入和积极推...
查看更多
浅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014.07.15
论坛
浅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 吴才德 摘要:阐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涵义,分析靖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要通过法律法规保护、产业化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来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自2003年1...
查看更多
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
2014.07.15
论坛
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 巩盼盼 摘要:在大众又化传播的话境下,非物质又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传承面临困境。一万面,利用民俗影视进行忠实记录是可行的万法,但其中凸现的司题仍值得我们思考。另一万面,影视民俗抽取了民俗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起推动作用。“非遗”的保护要借助影视手段面向大众,走出困境。 关键词...
查看更多
苗族鼓舞:在嬗变中传承的“非遗”艺术
2013.11.13
专题报道
苗族鼓舞:在嬗变中传承的“非遗”艺术 猩红的苗鼓,伴随着一位苗家女子的恣情舞动与击打,传出深沉、欢乐、古朴、粗犷的鼓点,似乎穿越千年,从远古的
湘西
缓缓传来。 这位女子名叫杨欣,在日前举行的苗族第六代“鼓王”争霸赛上,她以其精湛的舞台表现从来自湖南、贵州、湖北的百余位苗族鼓手中脱颖而出,赢得“鼓王”称号。 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是中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这次鼓王比赛,我已等...
查看更多
1
32
33
34
35
36
4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