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37)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206)
清单
(33)
资源
(24)
学术
(50)
百科
(0)
其他
(1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绝活”成“绝唱”? 建议政府补贴传承人
2008.09.16
专题报道
非遗“绝活”成“绝唱”?建议政府补贴传承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绝活 政府补贴 摘 要:广州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却只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5项,代表性传承人19人。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前年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技师认证工作,最后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者仅有6人。市政协对此专题调研后发现,广州“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记者了解到,出现这种情况是“非遗”行业内外交困的结果。一方面,工艺美术等...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重在扎根
2008.08.18
其他新闻
保护“非遗”重在扎根 广州市文化局近日公布了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广东音乐、醒狮、粤剧、广绣、广彩、牙雕、
玉雕
等领域共30名传承人入选,平均年龄64岁。其中,不少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8月14日《羊城晚报》) “非遗”绝后,这并非广东独有的现象。既然称之为“遗产”,就说明它们是时光的礼物。千百年来,它们曾经那样生机盎然、风行不衰,然而,传统农业文明的消逝带走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许多“非遗”都无法跨越社会转型...
查看更多
宜兴紫砂陶的塑器形体特色及制作
2008.07.11
专题报道
宜兴紫砂陶的塑器形体特色及制作 江苏省宜兴的紫砂陶器已广泛被人们所了解,尤其紫砂茶壶,以其传统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受到使用者的喜爱。大江南北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一个本属于民间陶器工艺品种却具有如此的生命力实属罕见。紫砂壶的面世赋科学的、历史的考证始于明代中期(公元1506年),由于饮茶方式的改变和紫砂陶土材料的发现利用而产生。我国宋明时期的民间工艺品品种繁多,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文化特征的造型和设计都有突破性的变革,加上后来舶来...
查看更多
西安确定首批非遗名录 小吃制作工艺上榜
2008.06.03
其他新闻
西安确定首批非遗名录 小吃制作工艺上榜都城隍庙的这个舞台是民间文化的固守之所(来源:华商报) 昨天上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市首批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不少特色小吃制作工艺榜上有名。 昨天审议通过的33项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9大类。 不少西安知名的小吃制作技艺也名列其中。如秦镇米皮、德懋恭水晶饼、德发长风味饺子、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
查看更多
“非遗”,我们该传承什么?
2007.07.10
其他新闻
“非遗”,我们该传承什么? 扬州新闻网讯 (记者 肖固 陈跃 晔敏) 近期,本报对扬州第一批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报道,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表示,看得过瘾!希望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全面了解扬州的“非遗”、“非遗”保护与经济、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情况。 昨天下午,本报专门邀请了这六位大师以及非遗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的专家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碰撞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是“文脉”,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非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扬...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问题
2007.06.12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问题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化是靠传承而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对非物遗产所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世代相传”和在社区、群体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有“持续的认同感”,与我国学界传统上理解的民俗(民间文化)强调其作者和传承者的身份有所差异。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正在进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批确定148项
2007.03.05
其他新闻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批确定148项 今日安报报道:(记者李红)近日,河南省政府正式批准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林功夫、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南坠子、唐三彩等148项荣登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中还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信阳民歌、双人旱船舞、皮影戏、河洛大鼓、河南坠子、太极拳、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医圣张仲景祭祀及周易文化、洛阳正骨等。 据悉,河南省政府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省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1
30
31
32
33
3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