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9)
机构
(0)
政策
(8)
资讯
(198)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98)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苗族四月八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吉首市 苗族四月八节是苗族人民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中国苗族地区都十分盛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苗族人民的要求,于1981年5月3日作出批示:“同意农历四月八日为苗族传统节日。”从此,在京的苗族与湘、鄂、渝、滇、黔等省市苗族群众同享“四月八”节日的欢乐。 苗族四月八节源于苗族祭祀活动,祭天地、
祭祖
先、祭英雄、祭神灵。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人民情趣变化,节日活动逐步加进了歌舞表演及人情交流,使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查看更多
元宵节(前童元宵行会)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前童元宵行会是浙江省宁海县前童塔山童氏族人在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旨在迎神
祭祖
、欢庆佳节。活动以鼓亭抬阁秋千巡游为主要表现形式,民间习惯称之为“行会”。 据《塔山童氏族谱》记载,前童元宵行会始于明朝中叶,在明末清初时达到鼎盛。前童元宵行会的宗旨是纪念祖先童濠带领族人开渠凿砩、灌溉农田的功德,凝聚民心、兴修水利,祈愿年景丰收。其主要活动内容如下:其一堂会,正月初十中午,各房房长齐聚童氏总宗祠召开堂会,共同商议行会活动的相关事宜。之后,吩咐值砩田户...
查看更多
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 我国自汉代开始即在元宵燃灯,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这一风俗更为盛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句描述的就是长安元宵节的盛况;明代元宵节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会连续赏灯10天;清代元宵节是全民共欢的一个民俗节日...
查看更多
农历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赶秋,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在立秋时节欢庆秋收和青年男女社交的重大传统节日,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苗族赶秋起源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周边省市,主要流传于湖南省花垣县,在凤凰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北省来凤县等苗族生活地区均有流传。 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
祭祖
、迎宾拦门、八人秋、苗鼓、苗山歌、玩龙、舞狮、边边场以及传统舞蹈、体育竞技等多种内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富有苗族...
查看更多
农历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门祭冬是传承于浙江省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节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拜冬
祭祖
民俗活动,尤以亭旁镇杨家村、海游镇上坑村与健跳镇小莆村宗族祭冬规模较大、程式完整、传承完好。 三门县位于浙东中部三门湾畔,东濒东海,西枕天台,南邻临海,北接宁海,是海陆共生,多种文化交错共存的区域,旧时曾分属宁海、临海管辖。当地人耕海牧渔,耕读传家,所以特别尊重自然和重视家族关系。三门祭冬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冬至大如年”“清明吃苦燕,冬至吃甜圆”之说。康熙《临海县志•卷一...
查看更多
瑶族耍歌堂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清远市 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排瑶聚居地,也是耍歌堂流传的地区。耍歌堂是瑶族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流行于三排(含南岗)、涡水、大坪、香坪(含盘石)、三江(含金坑)等6个镇的排瑶村寨,具体表现形态包括有
祭祖
、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演唱和对唱、法真表演、追打黑面人等。根据史料记载,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排瑶鼎盛时期已有完整的耍歌堂,至今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耍歌堂...
查看更多
太昊伏羲祭典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天水市 甘肃省天水市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创始人,他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通八卦,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伏羲的开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昌盛的根基。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后人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 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查看更多
太昊伏羲祭典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淮阳县 甘肃省天水市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创始人,他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通八卦,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伏羲的开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昌盛的根基。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后人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 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查看更多
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随州市 随州神农祭典是神农故里举行的祭祀中华民族始祖的盛大民俗活动。 唐代李吉甫编撰《元和郡县志》记载:“厉山,亦名烈山,在(随)县北一百里。”北宋王存等编《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历史文献中多有随州是炎帝神农诞生地之说。历史传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神农诞辰日。是日祭典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民祭官祭并行。 如今,炎帝神农故里谒祖祭典仪式在随州市厉山镇举行。除当地民众踊跃参...
查看更多
黄帝陵祭典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黄陵县 黄陵县位于陕西中部、延安市南端,因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所在地而得名。 轩辕黄帝开历史之先河,创中华之文化,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据《绎史》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最早见诸史料的后世帝王祭祀是周威烈王四年(前422)秦灵公作吴阳上,专祭黄帝。汉代以后,祭祀黄帝形成朝廷定例。 1911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专程派...
查看更多
1
20
21
22
23
24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