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提到春节,我们会想起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入第五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没有文字的新石器时代,古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至今,记录了众多古老的民俗。以湖南苗族、瑶族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参与中华文明源头的文化阐释,是非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文明探源;澧阳平原;傩;迎春祭祀;优周岗遗址 自2001年开始,由科技部、文化部、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学者吴小淮
2023.11.22
访谈
吴小淮,2002年参与策划“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建设,之后持续关注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承群体和工艺特征,结合温州地区移民史、宗族史和谱牒学,考察、研究中国活字印刷的历史。20多年间,他跑遍浙南闽北60多个地方,行程1万多公里,拍了超万张照片与考证研究的文字资料,记录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技术薪火传承的历程,见证了“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全过程。 一、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形成和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7个项目。 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系列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相关规范为指导,关注并记录入选项目的本体内容、传承主体、文化生态、履约实践和保护成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皇城相府冶铸博物馆(供图: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在太原古县城捏面塑小鱼,在碛口古镇跳一曲伞头秧歌,在河曲县的黄河畔制作河灯……近年来,非遗资源大省山西以旅游开发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全省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了旅游景区招揽游客的新抓手,“活”了非遗,火了旅游。 非遗旅游双向赋能 截至目前,山西有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全省14个项目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7个项目。 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系列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相关规范为指导,关注并记录入选项目的本体内容、传承主体、文化生态、履约实践和保护成果...
查看更多
——2023年8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8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33054,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省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9398,国家级非遗各地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13579,国家级非遗...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清水江中上游苗族刺绣的文化基因显见于技法、纹样、结构要素,其形成离不开绣娘群体的身体实践。身体实践过程有着对技艺的承续和记忆的再现。绣娘们在长期、反复的生产和创作实践中形成对苗族刺绣的使用惯习,并逐渐内化为身体记忆,成为苗族刺绣独特的文化基因。同时,绣娘们技艺经验的积累,在视觉化过程中促进了刺绣纹样的转化和程式化,以二接式、三接式、中心式、T型式、层级式为特点的图式,都凝结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价值与智慧。 【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基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是清代诗人庞垲对古都长安中元节景象的动人描绘。农历七月半,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日间或许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此时明月朗朗,清风徐徐,人们纷纷从暑热的室内走进月皎风清的清凉世界,拜祭先祖,超度亡灵,燃放河灯,观赏美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