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14)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86)
清单
(9)
资源
(10)
学术
(5)
百科
(0)
其他
(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自贡
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大英县 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与大英县相比,
自贡
的井盐开采更是规模宏大,遐迩闻名。 历史上井盐业最繁荣的时期曾有卓筒井1711口,年产盐四千多吨,现在大英县境内还保留着41口这样的古盐井,分布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
查看更多
自贡
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
自贡
市 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与大英县相比,
自贡
的井盐开采更是规模宏大,遐迩闻名。 历史上井盐业最繁荣的时期曾有卓筒井1711口,年产盐四千多吨,现在大英县境内还保留着41口这样的古盐井,分布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
查看更多
扎染技艺(
自贡
扎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
自贡
市 四川省
自贡
市的白族扎染技艺流传于巴蜀地区,它起源于秦汉时期,至唐代得到普遍运用,称为“绞缬”。
自贡
扎染最早采用纯棉制作,发展至今,棉、麻、丝、缎等各类纯天然织物和皮革均可制作。
自贡
扎染以古代传统工艺为基础,经历代民间工匠不断探索和总结,整理出绞、缝、扎、捆、撮、叠、缚、夹等数十种扎染手法,形成一套独特的制作技艺。染色也从单色的简单浸染演变成复色的多次浸染,制成的扎染品色彩斑斓,扎痕耐久,纹样从中心向...
查看更多
张晓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8年2月生,四川省
自贡
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染技艺(
自贡
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990—1993年在
自贡
市毛巾床单厂设计室工作,培训扎染技工。1993—2006年在张宇仲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设计、制作,搜集、整理扎染相关资料,积累了一批中国古代民间扎染资料成果。通过研究,将扎缬技艺分为五大类百余种扎缬技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扎缬、染色方法及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编写《
自贡
扎染技艺》,详细记载了
自贡
扎染数...
查看更多
严昌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2009年去世,四川大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自贡
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严昌武12岁随舅父学习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及全套工艺流程,能将懒子、筒匠、灶匠、搬车匠所掌握的技艺也一并完成。他是这项技艺的第四十五代传人,尽管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真空制盐取代了手工制盐,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
自贡
卓筒井传承近千年,生产从未中断。作为这项技艺的传人,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了近七十年,他不仅传承了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还传承了卓筒井一...
查看更多
四川:“名家传戏”,人才涌现
2018.10.25
专题报道
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川剧《目连之母》剧照 康雪梅 摄 近日,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在成都彭州市落幕,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虞佳以《目连之母》中刘氏四娘一角荣获一等奖。该剧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二度梅”得主陈巧茹亲授,陈巧茹曾与虞佳多次联袂演出,打磨提高剧目。近年来,四川从政策保障措施、人才培养机制和剧本研究创作等角度出发,关心、重视和支持戏曲发展,不少名家、名角亲传代表性剧目,帮助越来越多的梨园新人脱颖而出。 “戏曲...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2018.06.05
论坛
摘要:“生产性保护”所期望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自力保护”,而不是依赖国家财政的“他力保护”,因而,其要义不在于产品化、商业化等,而在于自力更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品化、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非遗产品的市场需要,但非遗产品市场需要的本质只是对非遗的符号性消费,并非出于对非遗的珍爱,只有文化主体的普遍自觉,建构起社会对手工的真正需要,让手工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性保护。手工艺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某种终极意义,是现代社会反抗人的异化的重要途径。但这种价值不是...
查看更多
“青出于蓝”第二回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在浙江桐乡顺利举行
2018.04.23
地方新闻
4月19日-2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的指导下,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青出于蓝”第二回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桐乡举行。本次对话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传统染缬技艺领域的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文化企业、设计师、知名网络平台、专业院校等近150人,共话染缬之美、染缬之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管理处负责...
查看更多
四川印发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
2018.03.01
地方新闻
近日,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工作将分为4个阶段推进,从2018年起,每半年为一个实施阶段。2018年上半年,成都、
自贡
、泸州、德阳、绵阳、宜宾将先行试点;到2018年底,试点城市实现大中小学全覆盖、其他市(州)大中小学50%覆盖。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大中小学全覆盖,戏曲活动多姿多彩,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每年免费...
查看更多
自贡
彩灯点亮中国年
2018.02.26
专题报道
2018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摄影:刘宁 光明图片)北京欢乐谷的彩灯展。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四川
自贡
彩灯展亮相华盛顿附近的罗尔动物园。新华社发四川
自贡
国际恐龙灯会上,几位游客用手机拍摄彩灯。新华社发戊戌年春节前,一场规模盛大的
自贡
彩灯会展2月8日晚在国内12个城市同时开启,为全国人民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周朝。此后虽朝代更迭,这一习俗却未曾中断,还随着彩灯制造工艺的发展而愈发兴盛,并在唐、宋两代到...
查看更多
1
8
9
10
11
1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