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1   星期一   农历六月廿七   
搜索
专题报道
非遗来了 传统文化主题节目如何形成常态化和持续性的关注热点,上海广播推出的融媒体节目《非遗来了》做出有益尝试。 多矩阵合力 多场景传播 《非遗来了》是一个以非遗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媒体融合传播项目,已形成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传播矩阵,包含广播、抖音、西瓜视频、阿基米德、话匣子、线下活动等,涵盖了音频、视频、图文等主要传播样态。《非遗来了》总受众已超过3亿人次,新媒体端超过2亿人次。其中,“非遗来了”抖音号粉丝1...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10月12日至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为彰显成都近年来以举办非遗节为契机取得的积极实践成果,各分会场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中。全市各区(市)县结合自身特色非遗项目及品牌,将非遗展示、展演、集市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摆”在市民家门口,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0月13日,作为本届非遗节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明国际竹文化周活动在崇州道明竹艺村开幕。巴中《翻山铰子》舞蹈、河南少林武术、贵州反排苗族木鼓舞等国家级非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年来,广东在加强岭南非遗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量实践,引导古老的非遗走向当代民众、融入社会生活,岭南非遗频频在线上线下火爆“出圈”。 大量非遗民俗、非遗美食、非遗技艺刷新着人们对岭南文化内涵的认知。如何进一步对广东非遗进行保护与利用,在育人育心上见成效,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回应这一重大命题,10月9日,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珠海科技学院举行。 会议现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各地非遗展演会聚津门,民俗文化盛宴吸引游客。 连日来,天津市各区文化部门充分发掘非遗文化资源,精心组织各类展演、展卖活动,利用多种手段促进文旅融合,让非遗“活”起来。 第三届京津冀传统文化大联展暨首届河北区“品文化·传经典”非遗文创展日前在新开河万达广场开幕。展览分为非遗作品展览和非遗市集。非遗作品展共计展出京津冀三地的非遗项目近50个,非遗文创作品近300件。其中,天津百盛集团...
查看更多
要闻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的指导下,中国旅游报社于2022年10月启动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征集活动,经各地推选、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20条市场前景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本次活动对20条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进行了发布展示,旨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大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20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天津:津门故里匠心不渝非遗特色...
查看更多
要闻
2023年8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联合举办的“跟我看非遗——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三年期培训计划”(第三期培训班)在线顺利结班。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该计划圆满完成。这一计划由联合国教课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与亚太中心联合举办,三年来吸引了近340名18到28岁的学员,来自中国和亚太地区其他9个国家的大学和非遗机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地提出了要把传统文化“贯彻国民教育始终”,即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体育教育之中。中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在世代延续中,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动用自己的天赋和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和样式,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方法和体系,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对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教育、体育精神教育、内容样式教育,将会使传统体育融入国民教育这项事业取得显著的实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实施“文艺赋美”工程,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提升全域文化品味和艺术气质,让文艺之美成为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生动写照,有效助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 截至7月底,全省各级非遗保护单位668家携手代表性传承人1237名,在各类公共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6日至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绍兴柯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金华主题馆特设“婺风遗韵”非遗美学展、“拾遗·美谈”分享汇,另有15个非遗项目参加浙江省专场活动,21个非遗项目参加展评,《先锋》和玉山大鼓为本届博览会奏响迎宾曲,《乌龟端茶》活跃在“非遗大舞台”,婺剧《穆桂英》片段在美学展现场赢得领导嘉宾一片盛赞,金华非遗华美亮相,美物美颜,美陈美展,美不胜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川省于2019年在全省开展“百舟竞渡迎端午”“千龙千狮闹新春”“万人赏月诵中秋”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简称“‘百千万’群众文化活动”)。5年来,“百千万”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并产生了一些连锁反应,不仅提升了承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了相关人员,还推动了文旅融合,群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