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9月17日,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尖扎县文化馆承办,为期5天的“2023全省非遗藏族民歌培训班”在尖扎县藏家大院圆满结业!全省30名藏族民歌手在此次培训班中“加油、充电”。 青海省文化馆党委书记、馆长马云蔚,尖扎县副县长尕藏东智、青海省文化馆副馆长冶英生、尖扎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华青多杰、尖扎县坎布拉镇镇长索南东智、尖扎县文化馆馆长扎西才旦、青海省文化馆文艺辅导部马亚琼、授课老师堪本、仁考、更藏出席结业典礼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6期:2023年9月4日—17日 ❖1.非遗馆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2.“畅游北疆 多彩非遗”——“非遗+旅游”体验展在内蒙古阿尔山举行 ❖3.非遗促进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在甘肃敦煌举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及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藏族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培养适宜演出需求的优秀艺术人才。9月13日上午,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尖扎县文化馆承办的“2023全省非遗藏族民歌培训班”在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藏家大院正式开班。 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的30名藏族民歌手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班将邀请尖扎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汉族为主体的22大绣种,和以蒙古族、满族、黎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17大绣种,都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典籍和实物互证,可以发现以汉族为主体的蜀绣、苏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与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黎绣、壮绣、蒙绣、堆绣、花毡等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作为第一批加入公约的国家,已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瑰...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降水条件和水文、区位小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山地农耕高牧经济体育文化类型区,农耕体育文化类型区,稻作、热带农耕兼渔猎体育文化类型区等生态文化遗产空间,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抚育了多样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生态观大多来自神话传说,强调人神同在、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反映了各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梯形形态,其体育生态意识尤以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为主,体现了体育文化的群族性和地域性、节庆...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授牌(摄影:郑垚) 8月28日,阿坝州“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上,相关专家围绕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言献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为阿坝州授牌“全国非遗保护传承示范州”。 阿坝州是全国唯一藏族羌族自治州,其中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区,羌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2.4%,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汶川县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理县5个乡镇被纳入国家级...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是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由剪发、吟颂祝赞词、全羊席等几部分构成,是海西蒙古族人生中重要的礼俗之一,体现了蒙古族的信仰和崇尚的观念,仪式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也表明了对于族群的自我文化认同。同时,该非遗项目生动、立体、充分地展现了祝赞词、蒙古族民歌演唱(德都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德都蒙古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花儿”声声游人醉,欢声笑语迎客来。8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西北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五省(区)文化馆及同仁市相关单位共同承办的青海湖音乐节·第二十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同仁分会场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镇花儿沟举办。 活动邀请了省内著名“花儿”歌手共同携手倾情献唱,东峡令《手拿镰刀割沙柳》、憨墩墩令《摘下月亮当镜子》、小六莲令《千里的路上看一回》、依呀依令《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5周年,海南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学以致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海南历史文脉,提升地区和民族文化价值,注重非遗走出去开展高水平开放交流活动,让非遗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中焕发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高质量打造工坊融合景区 截至目前,海南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