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5)
机构
(0)
政策
(10)
资讯
(555)
清单
(421)
资源
(84)
学术
(187)
百科
(0)
其他
(5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丹珍草:格萨尔史诗遗产活形态传承与研究范式转换
2022.04.18
论坛
内容提要:格萨尔史诗作为
藏族
“活形态”的口头传统和文学遗产,在长期的流传和演进中,形成了一套口头与书面文本不断互动的宏大叙事系统,以及一个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境、跨文化的格萨尔史诗流传带。在新时代语境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承方式不断走向丰富与多元,有效地连接了历史和现实、时间与空间。其内容与形式经过淘洗和锤炼,正在走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道路,并通过文明互鉴而深度融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系,在历史话语、文学话语和国家话语之间构筑起了广阔的文化...
查看更多
诸国本: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民族医药的书?留一份供后人参考的民族医药资料
2022.03.21
人物
1957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青海工作,于1986年奉调北京,在青海工作整整30个年头。我的青春年华是在青海度过的,青海是我的第二故乡。 与民族医药结缘于青海 青海地域辽阔,全境面积72万平方公里。以青海湖为中心,海东和西宁市属东部农业区;黄南、海南、海北、果洛、玉树都是
藏族
自治州;海西柴达木盆地是蒙古族自治州;另外,还有大通、民和两个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门源两个回族自治县,以及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
查看更多
青海省部署2022年非遗保护重点工作
2022.03.17
地方新闻
日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及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印发《2022年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要点》,全面部署2022年非遗保护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是持续推进非遗保护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关于进一步加...
查看更多
何城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路径——以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
2022.03.09
论坛
【摘要】格萨尔的文化生态及其空间由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同时也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它们的生灭变迁直接影响着格萨尔文化的演进形态。因此,对于这些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无疑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果洛位于格萨尔文化核心流传区域,其格萨尔文化空间除了在广义上与其他地区格萨尔文化生态空间具有同质性特点外,受地域、历史和区域性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其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和在当代语境中再生的文化空间。前者主要涉...
查看更多
松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2022.03.02
论坛
【摘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专门就完善政策法规做出部署,进一步凸显了政策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撑作用,也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渐次推进予以落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
查看更多
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将亮相文化周 四大主题展区呈现锦绣世界
2022.03.01
专题报道
拥有“黄道婆”“世界非遗黎锦技艺”两大IP的海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织锦界都拥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据悉,在3月12日即将开幕的2022年(第二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上,以“锦绣世界”为主题的2022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以下简称“精品展”)将同期亮相,精品展将汇聚全国织锦精品,并通过锦绣情缘、锦绣海南、锦绣生活、锦绣时尚等四大主题向市民游客展现锦绣世界的传承与创新。 2020年(首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
查看更多
2021年度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陆续启动
2022.03.01
地方新闻
近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重点工作“甘肃省2021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拍摄如火如荼。华亭曲子戏、秦腔、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等10个项目启动。 经过前期紧张筹备,2021年12月份,河州贤孝——王威学项目开拍;1月4日,秦腔——窦风琴项目开拍,《忠保国》《铡美案》等经典剧目拍摄完毕。2022年1月17日,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带队,走访调研了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甘南
藏族
唐卡、清水道教音乐以及洮...
查看更多
张俊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城镇化路径——以河州花儿为例
2022.02.28
论坛
摘要:农村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镇,在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中的城镇化大趋势下,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城镇化路径显得尤为必要。以河州花儿为例,一是要充分认清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水土不服”和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现状;二是要在新形势下对其文化生态场进行修复和重建,以保证花儿艺术生命力的延续,并进行因地制宜的艺术革新,使其能够重新融入当下生活;三是在新的条件下促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群体为主导的非遗产业转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的经济利益诉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青海民间刺绣图录》正式出版
2022.02.24
地方新闻
近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青海省艺术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撰的《青海民间刺绣图录》(以下简称《图录》)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图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的全貌。全书内容分文字和图片两部分,文字部分主要介绍青海刺绣的历史、种类、绣法、特色以及发展前景等。图片部分按刺绣分类的13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展示,主要包括枕顶、围肚、辫筒、腰带、钱褡...
查看更多
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新探索——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
2022.02.14
论坛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应对保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科学、全面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引起非遗保护研究者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关注。李荣启所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一书,不仅从基础理论层面和宏观视角,探究和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性质与价值、传承机制与法律机制建设等重要理论问题,而且在总结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非遗科学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理念、原则...
查看更多
1
19
20
21
22
23
13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