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宁波打造“非遗特色小镇”
2017.05.12
专题报道
前童元宵行会(摄影:缪军) 横溪朱金漆木雕工艺(摄影:陈科峰) 北仑区梅山街道非遗展示活动(摄影:郑顺尹) 石浦镇开洋、谢洋活动(石浦镇人民政府供图)高桥镇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风筝展示活动(梁祝公园供图)梁弄大糕(梁弄镇人民政府供图)龙山镇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传习活动经过7天的公示,浙江省宁波市文广新局于4月24日公布了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宁海县前童镇、余姚市梁弄镇等7个小镇获得创建资格。“非遗特色小镇”是什么?宁波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查看更多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开幕
2017.05.12
其他新闻
5月11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江苏南京开幕。 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组委会主任吴政隆致欢迎辞,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董伟致开幕辞并宣布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蓝绍敏主持开幕仪式。 吴政隆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
查看更多
擦亮中华老字号 百年“质”造底蕴是否找到新着力点
2017.05.11
专题报道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图片说明: 图①:狗不理包子制作师傅邢素梅在捏褶花。 龚相娟摄 (人民日报) 图②:沈广隆剑铺的铸剑人正在雕刻剑身上的零部件。吴楠摄(人民视觉) 图③:沈广隆剑铺的铸剑人正在打铁,为铸剑做准备。吴楠摄(人民视觉) 图④:沈国兴在制作高级定制的黄金凤冠。励漪摄 (人民日报) 图⑤:于葆墀在去除枳壳的瓤。贺勇摄 (人民日报) 5月10日是首个“中国品牌日”,而历史悠久传承绵长的“老字号”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品牌结晶...
查看更多
济南出台《意见》推动戏曲传承
2017.05.09
其他新闻
5月2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今年起济南将通过新建、改建或资产置换等方式,在市区建成适合戏曲演出的专用剧场;同时实施“城乡百姓舞台计划”,每个镇至少有一座综合性文化礼堂。 《意见》对改善戏曲活动场地条件极为关注,提出济南将推动乡村戏台建设,把室内简易戏台(戏剧大棚)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合理布局戏曲演出空间,注重保护利用现存戏台尤其是古戏台。鼓励群艺馆、文...
查看更多
侗族音乐“歌养心”叙事变迁的思考
2017.05.04
论坛
“饭养身,歌养心”是贵州侗族大歌中的一句唱词。同时,它也是贵州侗族音乐的重要理论。在侗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将音乐当作精神食粮,以它陶冶心灵、调节生活以及增长知识。“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人民对音乐与生活的理解,是侗族音乐文化叙事的核心。 据文献记载,西汉时期,史家刘向《说苑》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令尹鄂君子晰在游船上赞赏越人唱歌的事迹,并对歌词进行了翻译,这首歌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首汉译民族音乐《越人拥揖歌》,后世又称《越人歌》。其文如下:今夕...
查看更多
专访广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朱凤立
2017.05.02
访谈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
查看更多
专访广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朱凤立
2017.05.02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广西南宁市人,一级演员。曾从事戏曲表演、戏曲理论的学习、研究,后任广西彩调剧团副团长...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张美芳和苏绣创新之路:传统苏绣,如何绣出新花样
2017.05.02
人物
莫让“绝活”变“绝唱”·关注传统工艺振兴走进苏州刺绣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美芳的苏绣艺术创新中心,迎面便是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创意,张美芳刺绣的《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柔韧至极的蚕丝却将金核子对撞爆发的强大冲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不仅赢得李政道的充分认同,还被吴冠中等著名画家赞为“神品”。张美芳与物理学家李政道合作刺绣《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 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供图作为苏绣创新的领军人物,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主任张美芳对记者说,正是在李政...
查看更多
激活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
2017.05.02
专题报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手工艺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活力,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贯通融合,重新激发其生命力,近两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被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顺势而出。国家对于传统工艺保护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增加,在时代大势下,如何才能增强传统工艺行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寻找一条新生之道?“振兴传统工艺”要靠政策...
查看更多
西藏“非遗”生产性保护实现双赢
2017.04.28
专题报道
原标题:西藏“非遗”生产性保护实现双赢 文化传承有抓手 脱贫致富有路径 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拥有数百项国家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精巧绝伦的手工艺品、历史悠久的藏医藏药……但长期以来,许多“非遗”产品不被市场认可,使得传统技艺陷于传承困境。 2012年,西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在西藏林芝市率先试点。这个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模式,将“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产品定位为富有西藏特色的文化产品,打开市场的同...
查看更多
1
262
263
264
265
266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