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2016年7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6·北京)《技·道与中国工艺美术未来》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高显莉,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的赵之硕,以及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针对此次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从艺术层面、专业层面和学术层面,做出了全面的总结,并围绕着“当代...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7月10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届双年展征集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中青年工艺美术创作人员近年来创作的700余件优秀作品参展,展品涉及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贵州、云南、安徽、江西、陕西、新疆、西藏等省区市。展览由“承古启今、巧夺天工”与“薪火相传、演绎华彩”两大篇章组成,前者包括玉雕、石雕砚雕、竹木雕、传统家具四个展厅,后者包括陶瓷、漆器、织绣唐卡、金属...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对非遗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同时,基于非遗生命力维系的保护核心,如何正确看待数字化对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意义,还需要作理论梳理。因此,在数字化热潮中,我们更需要做一些冷思考,才能把握非遗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数字化保存对于非遗保护的价值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博领域的数字化保存实践与相关研究都晚于图书文献档案领域,因而,在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相关...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设的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7月2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仪式,将该中心首个“互联网产业示范点”牌匾正式授予“东家”APP。据称,手艺中心选择“东家”APP作为首个示范点,是因为看好后者对“互联网+手艺”模式的探索有利于手艺的现代传承。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手艺人一时间备受社会关注,不过,手艺人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在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普看来,“买卖...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7月4日,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苏州工艺美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指南》撰稿座谈会”如期在苏州召开。 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处长郝永安、管理处干部岳青、南京大学徐艺乙教授、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中央美术学院教学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刘巍、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史学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金江波、江南大学张毅教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星、贵州省非遗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地处三江流域、号称“康巴腹心”的昌都,是一处被世人逐渐熟知的热土。在其集康巴文化、卡若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东红色文化、东女国文化、三江流域文化为一体的地域文化中,唐卡艺术可谓一枝奇葩。   唐卡,被人形象地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从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绘画艺术,唐卡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昌都的唐卡艺术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唐卡画师被称为“拉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领域数字化应用发展迅猛,掀起了一股数字化的“浪潮”。技术究竟应该为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什么服务?我国遗产数字化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推动科技与文化遗产更好结合,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   近年来,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开展的圆明园数字复原工程、江西金溪古村落数字化重建等项目,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贺艳坦言,数字信息技术的兴起,大大突破了传统遗产...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本文记述了韩国在过去五十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为了保护和延续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同那些最好地持有该项目的知识渊博和技艺高超的人一起被认定。后者被认定为“人间国宝”,并在政府相关支持的鼓励下,将他们的技艺传授给他人。有关这个支持体系的基本结构连同近期所面对的挑战,也在文中得到详细的记述。     【关键词】 “人间国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挑战     [作者简介] 任敦姬(Dawnhee Yim),韩国科学院...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本文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具体过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来确保其通过的各种努力,其间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的界定与演变、相关重要会议的召开等。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起草《公约》文本的过程中,韩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人间国宝”项目的提出与实践。除韩国外,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积极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理论创新,这导致了“亚洲转向”的出现。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项目...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本文从学术观察和反思的视角出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为立足点,对韩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论文指出:新文化等级化的出现以及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中国非遗保护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挑战;怎样有效地实现“价值平等”的思考范式转换,消解目前更普遍发生的非遗价值评判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等级化,如何界定非遗项目的核心本质以化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都需要各个国家积极贡献有效的方法和视角...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