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通知公告
办非遗函〔2015〕581号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教育局:   为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部、教育部在先期试点基础上,决定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该计划将从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入手,逐步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领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18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撰稿人之一倪彩霞介绍道,《报告》是“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年度报告”的第五本,全面分析总结了2014年度我国非遗保护发展整体状况、特点趋势、热点难点、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等。   “2015年度报告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担任主编。”倪彩霞透露,全书仍然沿用往年的编写惯例,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中青年老师和博士生撰稿,并聘请国内...
查看更多
论坛
  村落社区传承保持着最本源的民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活的细胞和基因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正是依附在村社文化传统中绵延存活的。   十多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申遗热潮的兴起,我国体制内相关非遗机构的建立和保护工作逐步完善与规范化。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常态化与可持续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应当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速度快、力度大,资金投入也大。但由于我国多民族和地域广的现状,投入的资金与维...
查看更多
人物
  “如其他传统工艺一样,宣笔也面临着原材料、后继无人等传承问题”,“好在现在中国人对传统文化逐渐重视,其中毛笔字和传统书画就受到了重视,宣笔慢慢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文年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宣笔因产于古宣州而得名。唐、宋时即奉为贡品,尤以紫毫笔倍受书画名家的追捧。   走进安徽宣城溪口镇的安徽宣州宣笔厂,仿佛走进了一个农家大院:徽式的老房,洁白的院墙。约70多平方的宣笔制作车间里,五、六个制笔工人正在低头忙碌...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11月8日,由文化部主办,贵州省文化厅承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培训班在贵阳开班。来自全国30多个省100余名非遗保护工作者参加了培训学习。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致欢迎辞,介绍了贵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的成就。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处长荣书琴主持开班仪式。  培训班上,文化部巡视员马盛德主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及主要任务”,介绍了近15年以来中国非遗的保护现状,指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生产性保护不能离开原住地发展,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隐藏到文化背后,要协助地方搭建完善的商业模式。”设计师盖宏睿2012年便与西藏林芝结下一份情缘。从起初的几次、几十次往返于北京与林芝,到最后全年常驻林芝,盖宏睿和她的设计团队将工作室从繁华都市搬到了辽阔高原。   2012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带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赴西藏林芝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执行情况。林芝市政府借机向文化部非遗司提出急需专家指导当地非遗生产性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泉州木偶剧团提线木偶戏《钟馗醉酒》演员精湛的手上功夫十分了得,每每赢得满场喝彩 来自湖南天井寨侗族的古老傩戏“咚咚推”《华佗救民》 古老的烂泥苗岭高腔《寒江关》表演很是鲜活   在乌镇戏剧节,你可以选择正襟危坐,与大师名团正面邂逅,也可信步石板路,依循人群和响动,随处驻足。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足以秒杀剧场艺术的“小镇嘉年华”,从来都不缺观众。在水乡古镇,让人意兴阑珊的,除了法国的巨型木偶、比利时的铜管乐小丑、非洲的康佳手鼓以及日本舞踏等跨国团...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5年9月14日至18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地区的百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此次专题培训旨在切实提高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质量,帮助试点地区工作人员更好地领会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建设培养业...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9月2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今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其中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做了重点介绍。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详尽介绍。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委托一批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进行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其中,研修旨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楚剧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感作为楚剧的发源地,目前有7家专业楚剧团仍在排戏演出,同时在街头广场、社区村镇还活跃着大量民间楚剧戏班。这些剧团和戏班为群众奉上的精彩大戏,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各家楚剧院团的练兵大舞台,更是孝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为群众解决看戏难的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当下责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