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9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十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放生民间"活"保护
2013.08.19
专题报道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之路放生民间"活"保护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神,文以铸之。”文化遗产关系人们的情感记忆、精神感悟和历史认知,它不仅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文化遗产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和健康的空气、水一样需要精心保护。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广东,一股文化遗产保护内在驱动力由内而外、由弱而强逐渐勃发。为保护南粤大地散落的文化遗产,从政府到社会再到民间,正尝试合力处理好“新与旧”“去与留”“快与慢”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查看更多
从乞巧节到情人节
2013.08.12
论坛
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在当代的蜕变 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身边的生活,就能发现,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一度式微的传统节日在当前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七夕节主要是女子们表达美好愿望,乞巧(智)、乞美、乞子、乞夫的重要时刻,那么如今它正在成为具有婚姻、恋爱关系的男女双方表达爱情的要紧日子。简言之,七夕节目前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情人节的蜕变。 在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西方的传统节日圣瓦伦丁节以“情人节”的名称与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
查看更多
昆曲:闻弦歌而知雅意
2013.08.06
论坛
昆曲:闻弦歌而知雅意 清代苏州城西水畔戏台 魏春荣的扮相 图片说明:①梅兰芳(左)、韩世昌演出《牡丹亭》 ②俞振飞演出《太白醉写》 ③周传瑛(右)、王传淞演出《十五贯》 ④张继青演出《牡丹亭》 ⑤梁谷莺(左)、刘异龙演出《下山》 沈丰英、俞玖林演出青春版《牡丹亭》  ...
查看更多
长三角“非遗”保护之思
2013.08.06
论坛
长三角“非遗”保护之思 ——朱恒夫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 这些年,尽管“非遗”在媒体上是一个高频词,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询问50位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成年人,请他们说出本省市5个以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没有一人能够全部说出来。问他们保护“非遗”的意义,回答最多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如果说这代表了普遍观点,那么我们的“非遗”传承的前景是令人...
查看更多
民间小戏中的信仰色彩
2013.07.16
论坛
民间小戏中的信仰色彩 民间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我们从剧种、表演形态、审美特征等方面对其关注较多,而忽视了它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民间小戏植根于传统民间信仰土壤,它们或源于祭祀神灵的仪式,或脱胎祈福驱邪的巫术,总之,民间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民间小戏生命滋养的重要源头。同时,民间小戏也是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在民间信仰的祭祀仪式中民间小戏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早在远古时期,原始初民的祭祀仪式不仅与图腾巫术相连...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不失精髓 不断创新
2013.07.16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不失精髓 不断创新张逢学展示造楮皮纸的原料和成品精美蜀绣 签约142.3亿元,拉动成都当地各类消费42亿元……7月8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了第四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一组权威数据,这一数据令人欣喜与振奋。 6月15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来自国内外的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了成都,让广大民众享受了一次文化饕餮盛宴。本届非遗节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围绕这一主旨,本届非遗节首次设立了“非遗生...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2013.07.16
论坛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谢飞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今年是公约颁布10周年。在国家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上海的非遗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做好这些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项目传承人、区县非遗工作的统筹者以及这个领域的保护专家,都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具体保护中面临的难题,秉承的理念,又将给下一步的上海非遗保护提供方向...
查看更多
“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013.07.16
论坛
“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戚永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技艺和样式,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人们在不同领域所达到的历史文化高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文化元素渐行渐远,以至于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再具有竞争力。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成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警惕非遗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2013.07.12
论坛
警惕非遗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学界讨论了至少有10多年了。非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所关注,乃至形成了一股非遗热。这种热潮背后,还有哪些
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非遗不能沦为单纯的表演。在南方某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有一种火神祭祀,这种祭祀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历史上它应该是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舞者为祭司,舞蹈充满了原生态的神秘韵味。可是时至今日,整个火神祭祀几乎看不到当地民众的参与,而...
查看更多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
2013.07.08
专题报道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李 静梁雪芳苏绣作品《荷韵》邹英姿(左一)在指导镇湖绣娘刺绣 眼下的苏州正是白兰花盛放的季节,闻着满树的花香,沿着浩渺的太湖,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西部生态城,探访这里的镇湖绣娘。前几日,镇湖3位刺绣艺术家邹英姿、梁雪芳、姚惠芬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蜀绣、苏绣、湘绣、粤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四大名绣之称始于19世纪中叶,曾共同创造了百年辉煌。近几年苏绣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异军突起。据日前...
查看更多
1
314
315
316
317
318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