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间书会艺术:活力与危机并存
2008.05.19
专题报道
民间书会艺术:活力与危机并存 民间文艺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是激活农村文化的“酵母”。然而,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民间文艺也被一些所谓的时尚艺术撕扯、摧折、吹散,使农村文化缺乏内在活力。 4月底,记者采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中国民协”)和山东惠民县、河南宝丰县民间艺人时,发现一些民间文艺形式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传承人危机,深深感到: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和新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文化亟待解决的
问题
。 书会再兴?D?D彰显民间...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不能在盲目中丢了特色
2008.05.19
论坛
非遗保护:不能在盲目中丢了特色 5月9日上午,首届中国秧歌节研讨会在胶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教授和民间艺术工作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保护和创新
问题
,成为讨论的热点。许多专家提醒,一些民间艺术正在盲目的创新中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和味道。 “我不知道做了好事还是坏事” 首届中国秧歌节开幕式上,广东省东莞市舞协主席刘影带来的高台舞狮节目,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导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
2008.05.19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导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 (本网讯)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了解全国各地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
问题
,文化部于4月25日至5月13日组织督导组,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督察与指导。5月16日,此次督导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 在督导工作总结会上,督导组专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作了总结汇报,并认真指出了各地保护中存在的
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各地在保护工作队伍、保护条例法规建设、保护经...
查看更多
权利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
2008.05.13
论坛
权利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 刘永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文化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文化权利日益扩大关注的必然结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权利意识对发展人权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作一项关于人权和发展的科学工作。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
查看更多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
2008.05.13
论坛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进程,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从而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
查看更多
文化部督导“非遗”保护工作
2008.05.12
其他新闻
加强督导 促进保护文化部督导“非遗”保护工作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了解全国各地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
问题
,文化部于4月25日至5月13日组织督导组,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督察与指导。目前督导工作已基本结束。督导组在“五一”前完成了对青海、湖南、天津、贵州、河南、云南、河北、重庆、新疆的督导工作,5月10日完成了对海南、广东、黑龙江、四川、山东、江西、江苏、内蒙古、浙江、甘肃的督导工作,5月13日将完成北京、吉林、辽宁、广西、湖...
查看更多
昆曲:行走在“小众”与大众之间
2008.05.07
论坛
昆曲:行走在“小众”与大众之间 昆曲,如今已经不再简单地被理解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它甚至成为了一个时尚的符号。当“昆曲复兴”这种简单的口号或者判断过于浮泛的时候,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其背后各种复杂的
问题
。因此,今天我们请到两位嘉宾,和我们共同探讨当代昆曲发展中的
问题
。是为本期“聊斋”话题。 主持人:周劼人 嘉 宾:王安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黎 安 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 主持人:昆曲申遗成功已经近7年了,从7年的经历来看,申遗成功对于...
查看更多
访新疆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周吉
2008.05.07
论坛
访新疆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周吉 (新疆天山网2005年11月30日稿 记者:刘千圣)如果不是周吉先生那一口夹杂着江浙口音的普通话,单看他留着南疆维吾尔老者式的显露睿智的长鬓胡子(与他相熟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大胡子),你会想当然地把他和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人联系在一起。他身上透露出的所有信息,已没有一般人眼里那些江南人的特性,而是像胡杨那样体现出一种经历过磨难洗礼之后的隐忍、平静与凌厉。 新近出版的《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是我区承担的第一个国家艺术科...
查看更多
昆曲时尚化它还姓昆么?
2008.05.06
论坛
昆曲时尚化它还姓昆么?――与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一席谈蔡少华 昆曲需要源头活水 记者:苏州昆剧院跟白先勇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公众中影响很大。这次又跟日本歌舞伎演员合作,并且剧目还是《牡丹亭》,我想问:为什么老是《牡丹亭》,为什么总在合作推出? 蔡少华:为什么老是《牡丹亭》?(笑)因为是经典剧目,既好看又耐看啊。至于为什么要合作,因为昆曲需要开放思维。青春版的走红和这次玉三郎版在日本的叫座,都可以说明这种理念的重要。 过去排一出戏,是封...
查看更多
宁夏“花儿”的华丽变身之路能走多远
2008.05.06
专题报道
宁夏“花儿”的华丽变身之路能走多远 今年3月末,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提出了要让“花儿进校园”,使我区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在各中小学校得到普及。消息传出,令人振奋,也引来了诸多议论。 “花儿”进了校园 还是那朵花儿吗? “花儿”是西北地区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脍炙人口的口传民歌,也叫“少年”。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一个分支,因其曲调优美、流畅,真实反映劳动人民的“心里话”,在我区尤其是南部山区,有着广泛的群众传唱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宁夏...
查看更多
1
409
410
411
412
413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