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论坛
摘要:当代民间文化在国际化、现代化和地方文化复兴的趋势下,受到外部多方力量的影响,进行资源和价值重构,逐渐形成了资源化和遗产化的两大趋势,并呈现为多种可能性,深刻影响着其自身的变迁与发展。从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场域与权力话语、民间文化的价值重构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研究民间文化是如何进入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公共层面而发挥作用,可以揭示其当代变迁的规律。 关键词:民间文化;当代变迁;文化流动;资源化;遗产化 民间文化通常被视为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赣南素有“客家摇篮”之称,在这片历代客家人耕耘的土地上,孕育与传承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类,如高亢质朴的兴国山歌、庄重深沉的唢呐公婆吹、如戏似曲的赣州南北词等。而以活泼俏皮、灵动诙谐著称的赣南采茶戏是明末清初以来一直深得广大普通民众喜爱的一种戏曲类型。早在清乾隆年间陈文瑞《南安竹枝词》中,就有“长日演来三角戏,采茶歌到试茶天”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民间的表演盛况。由于当时的表演内容与封建礼教相悖,官府曾一度禁演采茶戏,但它以草根性的特点依旧活跃在...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提高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能力,4月7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正式开班。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裴旭,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卫兵...
查看更多
论坛
书名: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749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字数:390000 内容简介: 多民族跨境共享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是中外史诗学界的研究焦点,但史诗演述与其音乐表达...
查看更多
论坛
[导读]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将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进程;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编写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工具包”中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小手册(即本译文),从“包容性社会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包容性经济发展”及“和平与安全”四个方面为各缔约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履约实践提供指导。2016年6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六届会议通过决议,在《实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各项任务要求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年度工作任务,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12月17日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1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本版以今年申遗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及去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俗活动“送王船”为切入点,一窥文化遗产旅游如何创新发展。 去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民俗活动“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国社会百年以来面临巨大变革,文化传统与日常生活之间出现了疏离乃至断裂。随着21世纪以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部分传统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下得以保护振兴。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民众个体和公共生活两个方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从民众个体来说,从教育、审美的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与激活民众对生活文化传统的认知;从公共生活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会社区文化生态,重...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赓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海南始终坚持强化系统性保护,推动日常化传承,积极构建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新格局。 强化系统性保护 坚持整体性保护理念。海南坚持对非遗本身要素的整体性保护,如对黎锦所有原材料均来自大自然的原生特质的坚守,对图样、纹饰、色彩等元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