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专题报道
开好局起好步 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工作报告摘要 一、2020年工作进展 2020年,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一系列学习研讨,努力把握内涵要义、思想体系,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由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国内知名音乐人、画家,海内外知名设计师们及设计学院学生组成的主创团队,与陕西一批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皮影老艺人们共同完成了一部皮影实验剧《长至归》,近日在延安市鲁艺旧址首演。《长至归》的实验,为皮影戏打开了一扇创意之窗,做了一次“越狱”示范。 一边是国际范儿十足、国内顶级学府的专家、设计师,一边是三秦大地上最传统的老艺人,这让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天稳惊呼“不可想象,太震撼了……”宛如千年老树抽出了新枝...
查看更多
——山东“十三五”时期扎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专题报道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 新发展格局,山东广大文旅工作者愈发认识到,“文化大省”的既有资源若保护不好或者缺乏有效转化平台,文化旅游的融合只能停留于浅层次。“十三五”时期,山东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化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丰富了载体。伴随游客数量的增多和旅游业态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迎来重要契机。齐鲁大地一批兼具文化内涵、时代表达的重点文旅项目陆续开工运营,为找寻“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理市东门完小霸王鞭、八角鼓课间操。 一汪溪水蜿蜒穿越整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斑驳的青石路镌满了光阴故事,白墙青瓦,雕梁画栋,盛满了岁月浮沉。在午后,坐落在静谧古城的大理市东门完全小学总会传出稚嫩的童声:“一个螃海八只脚(咿吆),两个甲甲一个口,两只小眼黑悠悠,哎呀人偷(哪哈)瞧(咿呦)”,古韵悠悠的白族调回响在苍山洱海。 大理市东门完小。 作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州素...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 本文根据2020年11月25日田青先生在四川音乐学院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由传统音乐到传统文化,生动且深入地探讨了传统音乐与中华文化复兴之间的深层关系。田青先生指出,“唯乐不可以为伪”,文化的建设不存在弯道超车,我们必须承认今天的我们离传统文化太远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传统音乐如何在中华文化复兴当中起到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继承,要保护,要传承,只有从今天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知道自身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这几年,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研究层面,“非遗+旅游”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者极容易结合、延伸为一种产品业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同时具有一种活态属性。 对于非遗,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自从人类告别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衣食住行本身就具有了商品属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遗产型文化,如果停留在文化展陈层面,就丢掉了其生活和生产原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丹寨蓝锦染艺非遗扶贫工坊  人民图片 新疆鄯善树柏沟村运用彩绘农民画发展旅游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福建三明革命老区岭下村立足红色文化带动旅游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扶贫题材黄梅戏《鸭儿嫂》  网络图片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石丽平是松桃苗绣的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唐卡、砖雕、香包、剪纸、刺绣、洮砚……甘肃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一笔一画、一剪一刀间,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的,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甘肃省创新发展的“非遗+扶贫”模式,不仅让非遗实现活态化传承,更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一技在手,利己及人 王新平,是传统制香工艺传承人。依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通过“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为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2020年11月15日邀请在中医针灸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曾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专家畅谈中医针灸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主持座谈会开幕式。 中医针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更贴近些。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人传统的东西。”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认为,国潮热的当下,非遗传承和学校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兔子王代表性传承人周秉生为济南盛福实验小学学生授课 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合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201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