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端午佳节刚刚过去,人们在划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着端午习俗带来的浓郁文化味儿。伴随着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创新,越来越多节庆文化活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传统民俗文化集中展现的平台。传统节日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如何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如何促进民俗节庆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相结合? 节庆活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案例:端午节期间,北京欢乐谷迎来了大批亲子游客...
查看更多
论坛
原标题:非遗应该如何被保护和创新?朝戈金等5位大咖这样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存续的关键,而利用和开发非遗的前提,必然是妥善的保护和深入的研究,这其中,涉及伦理原则、文学理论、知识产...
查看更多
要闻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2019年6月16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俗学70年: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隆重举行。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出席并致辞。刘魁立、陈勤建、高丙中、马盛德、巴莫曲布嫫、张士闪、安德明、郑土有、萧放、陈泳超、张举文、陈连山、施爱东、黄涛、毛巧晖、黄龙...
查看更多
论坛
报告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及风俗习惯等,是确定本民族文化特性,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面临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流失,传统口传心授的方式难以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因而面临严峻的存续和传播困境。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非遗必须借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工艺发展进阶的路上,从业者面临的问题不断涌现。不同地区、不同门类的传统工艺,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传统工艺企业,也有不同的境遇和选择。 如何才能站在行业高度,且贴近手工艺一线,客观、公正、全面地解答?希望以下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振兴传统工艺。 一、廷怀汝瓷,乘上互联网的东风 玉壶春瓶“汝醉” 在互...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然而,民间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近日,围绕当下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特点、民间文学理论研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建设我国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关注人民现实生活文化 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在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谈到,长期以来,民间文艺学理论一直围绕如何真实地认识、呈现和记...
查看更多
要闻
2019年5月18日,由北京恒品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戏曲互联网推广”戏缘APP6.0全新上线。 戏缘APP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及当下流行的网络传播方式,将戏曲的看、听、学、唱搬上手机,为全国400位艺术家与500万戏迷搭建互动桥梁,满足了戏迷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的需求,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戏曲互联网平台。 戏曲艺术是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但是与所有传统艺术一样,戏...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经验总结和个案研究,本文对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了新机遇。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年度文化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逐渐有效衔接;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
查看更多
非遗演出季
编者按: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拥有颇引以为傲的伟大表演艺术,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罗斯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高雅的艺术形式深深熔铸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核。 中国人何以媲美? 昆曲。 6月8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在32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中,昆曲乃中国第一项。 这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白先勇先生曾经概括:“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拥有颇引以为傲的伟大表演艺术,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罗斯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高雅的艺术形式深深熔铸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核。 中国人何以媲美? 昆曲。 6月8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在32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中,昆曲乃中国第一项。 这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白先勇先生曾经概括:“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